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255篇
科学研究   186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28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宗彦斌 《中国教师》2014,(10):31-32
<正>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仍是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无定法但有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能总结出一些经验和规律。笔者认为,关爱、兴趣与解惑是教育的灵魂,是极其重要的。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开展中学物理教学。一、关爱是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尤其是  相似文献   
62.
《考试周刊》2015,(59):140-141
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高中一、二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在物理学科的计划、检验、调节、管理、评价这五个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总体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进入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控力发展比较缓慢,部分还有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学生较少对自己的物理学习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很少自觉地、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检验,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盲点,解题时不能做到发散性思维,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63.
64.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做到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掌握运用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规律,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5.
我们知道,在整个高中物理中,电磁感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点,其与电学、热学、力学等知识的组合性问题一直是考试重中之重,因而,怎样去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增强学生的考试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有很大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出发,从预习、讲解、实验等多个方面分析电磁感应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66.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本构成,是对客观物理现象的共有属性和本质特征的主观印象.初中物理概念包括物理定理、物理公式、物理原理等,是构成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物理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7.
《考试周刊》2017,(58):163-164
中学物理在理科综合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将来大学学习中物理、机械、能源、化工、冶金等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因而学好中学物理对我们高中生的个人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构建模型法是中学物理特别是力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即实现从现实物质现象抽象化为物理模型的目的,并坚持"专注主要矛盾而忽略次要矛盾"和"化繁为简、由难入简"这两个基本原则,以此来分析、简化、求解、综合问题。它可以帮助我们高中生从繁复迷惑的题目中辨清研究问题的本质,从困难枯燥的问题中品尝分析的乐趣,从浩瀚无尽的题海里卸下学习的重担。  相似文献   
6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今的教育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在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比较中,我国教育日益显露出许多弊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如何改善教师上课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有所思与学,成为当代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思考钱梦龙先生的"三主理念",从中思考出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以此寻求中学课堂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69.
许传国  汪伟 《学语文》2011,(6):13-14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喈发展的人。”教育中人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才有了“生本”。才有了语文教学中的“功在语文外”“一切皆语文”的说法和观念。只有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创设一种或者说自然形成的情境。让师生共同沐浴在这种氛围中,从而唤起身心上的感知、体悟、以及灵魂深处的共鸣,才能使教与学两个环节若水般汇融,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学有所得的目标。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