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对于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成立犯罪中止,我国现行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刑法理论界和司法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共同犯罪中止认定的条件进行阐述,力求进一步完善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R&D项目中止原因入手,提出了市场维度、项目维度和突发因素维度的R&D项目中止决策影响因素及其在R&D阶段中的分布,为应用实物期权作为R&D项目中止决策的评估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企业运作危机管理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运作危机是对危机情境而产生的,其理论与方法应与现实一致。对企业运作危机管理作了定性分析,提出了企业运作危机管理的科学程序和主要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24.
1997年的新刑法在第30条和第31条,对单位犯罪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制度做了规定,这是刑法理论界的重大突破。单位未完成形态问题是构建单位犯罪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不论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正确认定单位犯罪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为防止探望权的滥用,婚姻法规定了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人民法院应正确判断探望权人的探望行为是否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其行使探望权。  相似文献   
26.
危险犯在法定的危险状态出现后,行为人在其所期望的危害结果发生前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实害结果发生的行为如何定性,理论界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认为应将这种行为认定为危险犯的恢复犯,对于危险犯的恢复犯按照犯罪中止论处,应当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27.
28.
29.
犯罪的基本形态是指我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单独犯罪的既遂状态,为了满足共同犯罪各类形式的需要以及适应犯罪形态的变化,就需要对基本的犯罪构成进行修正,由此便产生了修正的犯罪构成。帮助犯与帮助犯的中止形态是修正的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犯中止形态包括共同犯罪与中止理论两部分内容,对这一结合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准中止犯"是由被害人的行为,第三人的行为、客观情况的介入或行为性质所致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其主观特征表现为犯罪中止行为是基于行为人意志所为,其客观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做出了真挚努力但其防止行为与犯罪既遂结果不发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准中止犯是中止犯的一种特殊形态,刑法应该在相关的法条中对其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