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64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是"高"、"快"、"全"、"准"、"变",技战术更加简练、实用,球队整体配合意识娴熟,中锋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支球队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培养一名优秀中锋是球队的基石.要成为一名优秀中锋必须从掌握技术细节入手,包括站位、接球、移动和投篮.  相似文献   
52.
近几年来,"体能"一词在竞技体育领域愈发的炙手可热,通过文献资料法,笔者首先结合现代篮球中锋技战术打法确立现代篮球中锋运动员体能系统的结构框架,然后运用特尔菲问卷调查法,让专家、教练为体能系统每个因子打分,计算出每项因子的贡献率,进而得出体能框架中最重要的因子,具体为身体形态的高大性、充实性,身体机能的能量系统,运动素质的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  相似文献   
53.
中国绘画笔法中的勾、勒、皴、擦、点无不是以线条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的。线条统领了中国绘画。用笔用线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传达画家人品、修养、气质和精神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4.
中国绘画笔法中的勾、勒、皴、擦、点无不是以线条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的。线条统领了中国绘画。用笔用线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传达画家人品、修养、气质和精神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5.
利用CBA2005-2006赛季前8名篮球队10名优秀中锋竞技数据,采用理想点法计算各中锋与各项指标最优值的同一度,进而对各中锋竞技水平作联系数刻划和同异反分析,根据各联系数的综合值作出竞技水平综合评价排序,结果显示:10名CBA中锋中的8名竞技水平具有提高趋势,但综合值大于0.5的只有易建联1人,约等于0.5的有李栋梁,接近0.5的有莫科,其余2名具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6.
陈怀珍女士的这幅篆书,篆法较为流畅娟秀,似有邓石如、吴让之的遗风,作品较好地把握了小篆上紧下松的特点。行书落款的功力虽然有些弱,但位置布置地较为得体。  相似文献   
57.
(17)画云烟。云烟是山水画中虚实相生的孪生姊妹。古人说无笔墨处能有画。所以,往往在留白的地方就是作者苦心经营的地方。画云烟,就是利用云烟的空白处,表现山水的灵透和含蓄不尽的意境,给人以联想。  相似文献   
58.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中锋队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高大中锋曾使中国女篮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言,在某中程度上,中锋队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球队的整体水平。本文采用丈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如何培养女篮高中锋的技、战术水平进行研究,以期使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59.
申艳艳 《天津教育》2021,(3):107-108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激发创作的热情。紫藤花由于姿态优美、造型典雅,是众多画家笔下争相表现的题材,在写意花鸟画里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60.
文人画在明清之际已成为绘画的主流,但自20世纪初开始,对文人画艺术尤其是明清文人画的褒贬之争一直不绝于耳,明清文人画也在这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如何正确评价、如何客观认识的问题而始终处在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中。本文以清代文人画家孔衍栻及其画论《石村画诀》为导入点,分别从自我情感的抒发、笔墨独立性的确立及表现、创新求变意识的高涨三个方面阐释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