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71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教育   63915篇
科学研究   7954篇
各国文化   151篇
体育   3096篇
综合类   2534篇
文化理论   395篇
信息传播   11694篇
  2024年   460篇
  2023年   1581篇
  2022年   1225篇
  2021年   1287篇
  2020年   1254篇
  2019年   1110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1106篇
  2016年   1733篇
  2015年   2915篇
  2014年   6164篇
  2013年   5350篇
  2012年   6236篇
  2011年   6850篇
  2010年   5452篇
  2009年   5552篇
  2008年   7615篇
  2007年   5580篇
  2006年   4352篇
  2005年   4518篇
  2004年   4184篇
  2003年   3995篇
  2002年   3278篇
  2001年   2595篇
  2000年   1977篇
  1999年   696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401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概括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法,力求通过协调双方关系,更好地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2.
23.
折扣、藏书建设与书商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朱军 《上海集邮》2003,(3):20-22
第27届联大将1975年定为"国际妇女年",同年6月19日至7月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许多国家积极参与活动,发行纪念邮票。 国际妇女年徽志为一只和平鸽,鸽子中央以女性的生物学符号描绘,尾部为象征平等的等号,诠释了  相似文献   
25.
讲话稿是指为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并与会议报告协调,紧扣会议内容,带有表态性、指导性、宣传性和鼓动性而写成的文稿。讲话稿的内容要经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代表领导集体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观点。具有限定性、指导性、适合性、鲜明性、原则性和  相似文献   
26.
一、遵重传播规律,调整新闻理念 调整并巩固新闻理念,使之成为一种惯性和行规,将来就不会因为一时一处的得失而放弃已有的努力,因为它有自己的专业性。关于新闻专业理念有4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 第一,关于新闻敏感。这个老话题说了很多年,但是新闻敏感的东西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好。  相似文献   
27.
乐迪 《新闻记者》2003,(5):50-50
广播电台的记者和编辑以及一部分报刊记者的手头,往往拥有很多珍贵的历史录音和其他声频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是以模拟的方式记录的,主要是盒式录音带,也包括开盘录音带和LP唱片。由于磁带模拟记录的无损保存期限很短,非专业条件下极限保存时间也不过10年左右,如果不及时数码化刻录成光盘,很可能成为一种遗憾。如果是广播电台的技术部门,将这些声音资料数码化保存并不困难,问题是国内各家电台的音频工作站目前出于系统资源和安全的考虑,都不提供端口向记者编辑开放这种服务,而报刊记者更无从得到声音资料的专业保存服务。本文将介绍和探讨利用…  相似文献   
28.
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速度型技术是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少年力量训练,是打基础阶段,只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29.
在中学教学中,语文、数学的标准答案没有更多选择的可能,作文中记叙着相同有意义的事,用僵化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叫他们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的个性在哪里?这不能不令人对现在的中学教育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0.
汪鹤龄 《学语文》2002,(3):7-17
《师说》是最能代表韩愈散文风格的名篇。韩愈说本文是为他的学生李蟠而写的,实际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不重师道的坏风气有感而发,表现了他提倡师道的坚决态度、反抗流俗的极大勇气以及辩证地对待师生关系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