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731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266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6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en──广州方言一个未见正式记载的韵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广州方言有53个韵母。广州方言还有一个未见正式记载的韵母"en"。这是一个专用于音译外来词,且出现频率相当高的韵母。  相似文献   
92.
客家话和赣语应该划分为两个大方言区。看一种汉语方言是不是客家话,可以有三个标准:一是客家人自我意识的标准;二是词汇上的标准;三是语音的标准。主要是看古次浊声母上声字今是否读阴平,这可以用“野尾有暖软冷”六个字作为典型例字来检验。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邵阳县(塘渡口)方言的动态助词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在重视中心城市的方言语法研究的同时,边远地区的语法与同一方言区中心城市的语法也值得去研究。  相似文献   
94.
文章以西宁方言中“下”的不同读音为线索,系统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不同语法功能特点及其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95.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颇多,针对这些问题试图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及建议.旨在促进现代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6.
鄂东北方言关于父母的称谓尤其是关于母亲的称谓是艰复杂的。本文介绍了各种称谓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对主要称谓诈了辛证,认为鄂东北方言中此赛称谓很有特色:古夸称谓并存而以保存古“楚人”、“江东”等的称谓为突出特点,纷繁的称谓有着与明代以前的行政区划基本一致的使用地域的差异、使用者年龄的差异,面称引称兼用与只诈引称的差异以及构成要素的文白读差异。  相似文献   
97.
鄂东南方言处于官话、赣语和湘语三大方言交换地带,方言呈现出边缘地带与过渡地带特色.常用的语气词"啊"不仅可以用在句尾、句中,也可以用在句首,通过与其前后成分的重音配合使用,既可以表示功能语气又能强化意志语气."啊"作为鄂东南地区的句首语气词应是古汉语的流传,是叹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向后面语句靠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昌宁方言词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友昌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4):41-46,50
昌宁方言基本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很高的一致性,大部分词与普通话词形、词义完全相同,仅读音略有差别的词,其余的词可分为词形与普通话不同或部分相同,词义与普通话词形成一对一的整齐对应关系和词形和普通话相同,词义不同或只部份相同,也不能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两类,加上保留较多的古词语、融进了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词语、合音词丰富等特点,共同构成了昌宁方言的词汇特色。  相似文献   
99.
一、吃透文本,夯实基础课文是最佳的范文。教师要做到"精讲",首先需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走进作者的心灵。读书就是读自己,用心与作者进行对话,以产生共鸣。身为教师,我们只有悟透教材,方能得心应手地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激活思维,进而达到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而合一,共为文本喜而乐,忱而愁,悲而哀,憎而恨,  相似文献   
100.
长子方言是晋东南方言中的一个小分支,它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圪"音字的使用。"圪"字,入声音,不能单独使用,多数没有意义,只起表音作用。"圪"作为表音字头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