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32.
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应如何规定人格权,人格权的本质是什么?法人是否享有人格权?人格权编是否应单设一编?如何安排人格权内部体系等问题存在很大争议,学者们见仁见智。为系统了解国内研究现状,本文综述了国内人格权研究最新进展,并予以简要评述,以期对我国人格权制度设置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3.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其针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抒发民声,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我国尚无一项法律对隐性采访进行明确界定。文章在肯定隐性采访合法性的基础上,力求平衡隐性采访权与被采访对象人格权的关系,并针对隐性采访中被采访对象人格权保护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阐释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4.
休息权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人们发展的基本需要,它的内容和保护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因此,休息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休息权已为国际人权法案和我国宪法所肯定。  相似文献   
35.
一、生命与健康安全是学生人格权利之根本。应当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人格权属人身权的一个方面,指的是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与公民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这种权利是每个自然人都依法享有的权利,它主要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及其他人格尊严权等。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他们自然就享有公民所享有的一切人格权。就学生而言,生命.、健康乃是他们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36.
有人说校长“有权就有威”。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确实有些校长有很高的权威,受到师生员工的爱戴,而有些校长的行为却不为师生所接受,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没有正确认识权威影响力特别是人格权威的巨大作用。“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  相似文献   
37.
试论贞操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贞操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我国法律尚未对此项权利作出明确规定。作希望通过对贞操权及其法律保护的探讨,以明确贞操权的概念和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8.
徐凌云 《教书育人》2001,(23):37-38
侵权,即当事人一方非法侵害他方的财产或人身权利的行为。教学侵权则指依法履行教育教学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在其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中,因其过错侵害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对受教育者损害的行为。教学侵权的归责要件有四:第一,侵权行为的主体即行为人是依法享有教育教学权的教师。第二,侵权行为发生在课堂教学或其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中。第三,行为人有过错,其行为侵犯了教育法律规定的受教育者的权利和违反了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者的义务。第四,教学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中小学常见的教学…  相似文献   
39.
40.
姓名是用以确定和代表个体自然人并与其他自然人相区别的文字符号和标记,是自然人姓名权的客体。姓名在法律上使一个自然人与其他自然人区别开来,在一定意义上姓名是主体存在的标志,也是自然人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前提条件。对姓名权的民法保护,就是认定侵害姓名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责令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姓名权纠纷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案件,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进行审理依据不足,而且同类案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法院审理结果不一,由此造成诸多不良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为此,作者结合实践,对姓名权的法律特征、侵害姓名权的构成要件、几种特殊侵害姓名权、承担侵害姓名权的民事责任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统一认识。达到同类案件不同法院审理结果一致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