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2篇
  免费   4篇
教育   3855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23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浅析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人物形象与生活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小说《暴风骤雨》故事的发生地和人物形象生活原型走访的基础上,通过对书中艺术形象与生活原型的对照分析,揭示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阐明了现实生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2.
不少人认为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主要靠人物的表演,人物的语言等形式,因此许多导演在拍摄现场也将主要精力用在这些方面。而对运用光效刻划人物往往不很重视。其实影视作品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就是光。毫不夸张地说,光效是影视作品人物刻划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3.
宽容是阳光     
  相似文献   
24.
田汉与夏衍从不同的创作起点出发,经历了创作思想的深刻反思,最终殊途同归,在抗战大矗下走向成熟。夏衍与田汉以传神之笔,为现代学画廊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们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戏剧舞台上并肩战斗,以辛勤的努力与优秀的剧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尤其是革命话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传统的西门庆形象诠释方法从“人性”、“道德”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单纯的道德评判,认识上的误区说明研究者理论修养上的滞后与缺陷;西门庆是从封建母体中刚刚分娩出来的新兴市民阶级的人物,是大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新兴市民中的激进分子,是从城关市民中孕育出的早期资产阶级的胚胎;西门庆形象的出现,及时反映了明代中叶新兴市民阶级的勃勃生机和对封建秩序带来的有力冲击与震撼。  相似文献   
26.
文献撷珍     
南宋佚名绘人物团扇,湖南图书馆藏,绢本,设色,1980年经著名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鉴定为南宋佚名画。画作虽无题款印鉴,但用笔设色均见功力,画风兼工带写,树木、亭台近工笔,人物形象颇写意。画中苍松参天,回廊环绕。几树白花,分布于近中远数处,或满树尽现,或掩映廊间,或数枝斜出,布局经营,繁复多变,尺幅之间,可见构图之巧。  相似文献   
27.
程文倩 《今传媒》2022,30(2):40-42
科技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信息繁杂的世界,主流媒体积极适应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牢牢把握社会舆论方向,传播社会正能量,大力宣传报道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尤其注重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她)们所发挥的时代影响力。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文献调查法研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的人物通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并探究穆青人物通讯对现代传媒彰显新闻人物形象及其精神的启示,用新闻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8.
小说从世道人心的角度,精细地雕琢了东南地区增坂村的生活状态、人情世故、民俗氛围、家长里短、生老病死,并着力对乡村生活本身进行"日常化"地精细刻画,两代人的命运跃然纸上,琐碎小事里展现出惊人的文字魅力,也包容了无限的人生感悟:这不仅揭示出了变革中的中国农村的隐痛,更是以细腻生动的笔法刻画了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木讷的李福仁,溺爱成性的常氏,懒散的安春,滑头的三春,懦弱的李兆寿,鬼精的高利贷李怀祖,做事麻利的、刀子嘴豆腐心的鹭鸶嫂……那简直是一幅乡村人物的"浮世绘".  相似文献   
29.
孟斌 《军事记者》2008,(9):25-26
在汶川抗震救灾大军中,有一个叫武文斌的士兵,把自己26岁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巴山蜀水间。经全国各大媒体的广泛宣传,他的事迹很快在社会上特别是地震灾区引起强烈反响,成千上万的群众潮水般涌向武文斌所在连队驻地胥家镇吊唁烈士,致使都江堰市方圆百里的花圈脱销。济南军区抗震救灾前指党委作出了向武文斌学习的决定,  相似文献   
30.
一张报纸,离不开人物报道。如何写好人物,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作为一份老年类的专业报纸,如何写好人物,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地反映在版面上,不但能吸引更多的老年读者,扩大报纸的影响力,而且对宣传老有所为,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都有重要意义。浙江老年报自2005年开始,对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