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篇
教育   654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演员对人物(角色)分寸感的把控在整场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本身就是材料、工具、人物形象的塑造者,那么,演员如何在舞台上塑造形象逼真的人物形象呢?诚然,关键就是分寸感的把握。对于人物分寸感的把握,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做一诠释:表演中演员如何把握人物性格、演员处理台词的表达技巧。前人的研究主要就外形的表现来作一判断,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观众对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于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分寸细节上去注意人物(角色)的刻画,把戏演得更丰满。  相似文献   
42.
少年时代读《项链》 ,老师告诉我 ,女主人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才受到了十年艰辛的惩罚 ,自己从此对虚荣心有了一种反感与警觉 ;后来 ,有年长者又告诉我说 ,人在年轻时不懂世事 ,犯点错误不要紧 ,祸福相依 ,如果因此能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反而能使坏事变成好事。你看《项链》的女主人公不就是如此么 ?从只知道依靠他人追求享受 ,最后变得能够知道世事的艰辛 ,能够自立于世 ,最终完成了自身的转变。我听后 ,从此遇事不敢再任由自己的性子 ,开始学得“懂事”。但不知为什么 ,也许还是少不更事吧 ,也许还是有着一种本能的爱美之心吧 ,自己总…  相似文献   
43.
李正义 《语文知识》2003,(12):33-33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测试所选文体相对稳定,选材都是“浅易”的写人记事的史传类文章。这类文章文质兼美,命题点多,适合高中生阅读,是考查的首选。考生要准确解答试题,除了要掌握大量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熟知史传文的特点,掌握一些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44.
王本友 《学语文》2005,(4):2-12
义务教育语文新教材九年级下船戏剧单元《枣儿》一文.初读似觉平淡如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全文没有戏剧中不可缺少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及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的鲜明展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联结时代命脉,今人灵魂震颤,深刻而又重大的主题。  相似文献   
45.
简介作家生平,并从人物性格及社会背景等两方面简析了其代表之作《好人难寻》。  相似文献   
46.
欣赏小说不能离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来探究一下祥林嫂的人物性格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7.
结合实际,谈谈表演《杀四门》时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相似文献   
48.
“京派作家”沈从文的传世名作《边城》已被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虽是节选,但它们具有相对的独寺性。这部中篇小说以对边地山城的自然景致、生活风习和人物性格的有声有色的描绘、浓郁的地方色彩、逼真的细节描写而著称。节选部分先写翠翠的生世以及她与爷爷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49.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批受科举制度和八股文毒害的文人士子。通篇写士,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出封建末世"士的人间喜剧"。儒家思想贯穿整篇作品,但我们仍然能从作品中看到道家的影子。不论是从小说的主题创作上,还是从小说的人物创作、表现方法上,我们都可明显地看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无处不在。文章主要从人物创造角度看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道家思想赋予了作品中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或豪放豁达,或淡定宁静,或深密沉稳,塑造了一批熠熠闪光、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0.
白描手法,直取人物内核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所谓白描就是排除了事物表象光、色、形的不确定性,紧紧抓住事物典型特征,有选择地写实,从而达到直取物象本质、神髓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