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篇
教育   654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雅敏 《教学随笔》2014,(Z2):45-47
<正>【名家选段】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  相似文献   
782.
谈到小说的鉴赏环节,人们往往注重细节和人物形象,认为情节仅仅是为了展现主题和人物性格而设置的。但是,当人们看小说时,最先吸引他们的却恰恰是故事情节,看完后念念  相似文献   
783.
宗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明清小说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诸方面探讨了宗教对《金瓶梅》创作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因果报应观念对构架《金瓶梅》全书结构和塑造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4.
“戏剧冲突”不仅是表演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表演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爱尔兰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曾经说过“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纵观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近代,戏剧工作者们对戏剧冲突的研究和探讨从未停止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戏剧冲突”的定义是:“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分为三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人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影响戏剧冲突的主要因素有人物性格、内心活动、动作与反动作,以及剧情发展。该论文试图通过梳理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其在表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着自己的演出创作实践经历,对戏剧冲突在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85.
《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先生表面上是一位幽默风趣、睿智成熟的绅士,但其性格中又隐含着一些缺陷和弱点,例如傲慢自负、懦弱自私、轻率固执等.这些性格缺陷给他的婚姻带来了消极影响,对子女教育也造成了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86.
范道济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3):24-28,51
史家“实录”理论的精髓和真谛,在于关怀现实、写实求真.而小说既然“记正史之未备”,那么,史家“实录”原则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为小说所应遵循的创作原则。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实录”理论对明清小说的积极影响:第一,促使小说关注社会、贴近现实,快捷及时地描摹驳杂多色的杜会现实生活;第二,史家“不虚美.不隐恶”,“善恶必书,妍媸毕露”的实录精神,促使小说人物形象由单色调向多色调演进,由定型化、绝对化向动态化、复杂性发展.并最终创造出具有高度个性化的、具有复杂性格结构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787.
茅盾的《水藻行》与许地山的《春桃》,并无事实上的承传或影响关系,但在人物性格、故事框架上相似相同而交互相映.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与作家创作历程中,均是开拓题材的一次探索.两篇均涉及严峻的伦理道德,大致包括夫权、父权、妇道、人道诸方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园地里的两朵奇葩,正是“平行研究”的好范例.  相似文献   
788.
我们主张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和裂变,是为了使作家在塑造形象时写出人物的丰富性、流动性和主体感,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流动性也不应被理解为分裂性。人虽然变得不象自己了,但他仍旧是原来的那个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不能违背生活的逻辑,也不能违背人物性格自身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789.
本文通过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在《呼啸山庄》中,应用人物性格两极组合的手法,分析主人公希克厉,凯瑟琳,林顿之间爱情悲剧的内在原由,以及人性在扭曲社会也随之发生折裂,扭曲和毁灭的客观道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由此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人生的渴望和爱情的执着,无论希克厉的性格是善是恶,凯瑟琳的性格是倔强和懦弱,还是林顿的性格是坚贞和脆弱,艾米莉手下的这出爱情悲剧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790.
《鸿门宴》中项羽将一手好牌打成烂牌,坐失斩杀刘邦良机,实力弱小的刘邦则化险为夷,全身而退。比较分析刘项集团的主帅、谋臣与主帅亲近之人的性格特征,刘项集团的斗争结果显而易见。人物性格是探秘《鸿门宴》刘项集团胜负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