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99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发现日语人称代词数量繁多(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用法复杂,做到因人、因场合、因说话对象的不同,正确区别准确使用,这对于我们日语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从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实态中,亦可体会日本社会的语言生活及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体会日本社会的男女地位尊卑、内外意识的强烈。正确使用日语人称代词,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日语的独特之处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本文将粗略分析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实态。  相似文献   
102.
受不同语旨的影响,为满足不同读信人的需求,写信人会对人称资源做出不同选择。英文情书中,第一人称直述,引出话题并引导读信人参与话题;第二人称对读信人产生拉力,能加强写信人与读信人的亲密关系;第三人称虽然较少使用,但丰富了人称意义的多种可能性。英文推销信中,第一人称削弱了写信人的权势地位,表达了写信人以期与读信人进行平等、友好的对话意愿;第二人称使两者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第三人称的指代则使推销信更简洁、客观。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分别考察了呼和浩特话的人称代词"俄"与"/nia/"的句法功能、使用范围和社会意义。指出"俄"是呼和浩特话中特有的人称代词,是方言与普通话相糅合的产物。"/nia/"在呼和浩特话中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用法,第一人称用法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第三人称用法同晋语区第三人称"/nia/"的用法基本相同,但也有些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4.
作秀者,其用意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独到之处,是想引起众人的注意,世人的瞩目。从当今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大凡新事物都得先“作秀”,或者被人称之为“作秀”。只有通过若干次,甚至无数次的重复作秀,这项新事物才有可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并认同,最后才逐渐流行起来,成为社会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5.
在英语中,句子的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下面结合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试题,对主谓一致考点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06.
蒋步荣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6(4):F002-F002,F003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是南宋的民族英雄,又是爱国将领。他气吞六合,横空万古。世人称他是“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每读其诗文词章,都是缱绻吟哦,比兴嗟叹。为此,尝以诗悟词,读词咏诗,写下了一百二十首七绝,今录八绝,以奉吟友郢政。  相似文献   
107.
指代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大量出现在篇章或对话中。指代词的使用可以使篇章的表述不显累赘,简明清晰。人称代词指代的消解是学习者处理文本信息的一大难题。从篇章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探讨在篇章教学中如何实现人称代词指代的消解。人称代词本身所含信息十分有限,学习者在解读篇章时,在特定的语境里需要借助于句法的提示、字面的语义信息、语用知识等因素来准确解读其义。  相似文献   
108.
刁晏斌先生说在所有的人称代词与定语之间,无一例外地都必须加一个结构助词“的”。方绪军先生、孙德金先生也持同样观点。其实,人称代词带定语固然大多是在前面加一“的”字,但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定语用别的,如“一个”、“那个”、“个”、“些”等,古今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9.
<包法利夫人>描述了女主人公一生为了追求虚无的浪漫爱情生活,最后因债务缠身,无力解脱而服毒自尽的过程.通过作者使用的叙事人称手段来探讨主人公悲剧命运,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伟大著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第五章谓词部分把形容词分为两类: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大、红、快、好)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大方、干净、规矩、伟大)。本文讨论的就是性质形容词聪明在定中结构中做定语的情况,即讨论聪明(的)人这样的聪明(的)N式的定中短语在格式和句法位置上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