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264篇
科学研究   154篇
各国文化   108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370篇
文化理论   70篇
信息传播   4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879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宾主艺术法则的灵活运用常使王维的诗作表现出映衬之美,而且这种映衬美是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的映衬美主要是指“映衬”的表现形态而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2.
北宋大文豪苏轼(1037—1101)不仅诗文辞赋的成就很高,而且以书法绘画著称于世。相传明代有位老先生藏有苏东坡亲笔画的《百鸟归巢图》,他想给这幅名人真迹配上一首绝妙的好诗,便请当时一位名气很高的诗人伦文叙担此重任。这一天,伦文叙仔细看过了图,沉思良久,然后挥毫做  相似文献   
23.
24.
通过对李白《月下独酌》不同英译本在形、意、神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表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译的,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但这种创造性移植也有一个原则,即“力求近似”,在形式与意义近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文章旨在找出中诗英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5.
26.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得罪显官豪门而被罢官。擅画兰竹,“扬州八怪”之一。他的题画竹诗与竹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其题画竹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名句,使郑板桥的题画竹诗更显示出鉴赏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主要是写一种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千百年来传唱不绝,透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味。历来人们对它的品味也多以“悠然”着手,言人之悠然超脱。苏轼  相似文献   
28.
语文教师复习《诗经》中相关篇章时,往往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诗三百’是指哪一部书?”可是,一次公开课上,这个老问题却引出了个“新问题”。当执教者征寻学生疑问时,一个学生质疑:其它国家有无“诗三百”? 意外的这一问,当时就引起了执教者的注意、听课者的兴趣。课余,  相似文献   
29.
剥皮诗,是指套用现成的诗歌形式,略作变易增删而写成的诗,多用于嘲讽戏谑。剥皮诗的特点是利用人们对原诗颇为熟悉的背景,“迎合”读者的亲热心理妙袭巧易,铸成新篇。用语多俏皮诙谐,令人解颐,冷嘲热讽,不乏思想深刻之作。这里介绍几首,以博一粲。宋代诗人林升有首嘲讽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却依然醉生梦死的  相似文献   
30.
示儿诗摭谈     
李秉 《语文知识》2000,(11):17-19
示儿诗中最令人注目的首推陆游的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失地,临终之际仍不忘对儿子殷殷叮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