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初中生》2010,(12):38-43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相似文献   
62.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面临着学校教育目标的有限性与高速发展的新知识体系,学生所学的知识的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所需新知识技术之间的矛盾.用陈旧的手段传播陈旧的知识是很难培养现代高素质的人才的.而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为教育改革,为教育教学手段的革新,开拓了路径.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存储量大、质量高、检索方便、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果优等特点,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  相似文献   
63.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数量庞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媒体现代化等特点,我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  相似文献   
64.
狭义相对论给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带来了新问题.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被认为是一种超距作用,它的传递不需要时间,产生和到达是同时的.这同狭义相对论提出的光速是传播速度的极限相矛盾.因此,必须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加以改造.改造的关键来自厄缶的实验,它以很高的精确度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固此不论行星的质量多大或多小,  相似文献   
65.
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空洞探测问题,提出了用概率方法这一新颖思想来确定空洞在平板中的位置。在一定概率范围内,求出了平板内空洞的位置,得到在此范围内能够确定平板内空洞位置的前提下,减少波源接收器的方法,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给定问题所要求概率范围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亦不同,同时空洞的形状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67.
波动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且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都具有能量。本文从能的角度定量分析波的能量与振幅的关系,从功的角度定性分析波的能量与振幅的关系,最后指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8.
张学琴  史晓立 《大观周刊》2012,(51):489-489
我们知道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病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打开感染邮件的概率。如果用户对于收到的感染邮件都置之不理。那么再厉害的病毒也无法得逞。因此,研究邮件病毒的防治策略.可以从病毒传播的根源上入手.即从控制用户打开感染邮件的概率人手。本文以控制病毒邮件的传播速度和提示用户谨慎打开可疑邮件两个方面为突破口.研究基于网络的邮件病毒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69.
常凌翀 《视听界》2012,(5):99-101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匆忙浮躁的受众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受众阅读兴趣的内容。"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微观点、微博"的发展乃大势所趋。各种信息和产品简洁传播和方  相似文献   
70.
顾怡 《新闻实践》2012,(11):31-32
2012年8月,西太平洋海面上很不太平,前后共产生了7个台风。其中有6个影响我国。5个在我国登陆。台风来袭,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关于台风的最新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都卯足了劲,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公众。但在这样一场新闻比赛中,如果光讲传播速度,报纸肯定不占优势。因为第二天早晨当大家看到报纸时。所了解到的只能是昨晚的台风情况。输掉了时间,怎么办?我们能不能依靠其他?比如更为详尽的科学解读,非常实用的防台手册,或者一种依靠文字传递的温暖情感……以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为例,我们尝试总结这次台风报道的前后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