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303篇
科学研究   90篇
体育   271篇
综合类   128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参与调控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细胞核受体.而低氧运动可通过激活一系列分子应答机制,促进机体不同组织PPARα表达及其介导的信号分子通路重新整合,从而改变机体脂代谢体系.利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低氧刺激对机体PPARα表达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不同组织PPARα对其低氧运动产生代偿性适应的可能分子机制,旨在更好地解释低氧环境下运动机体PPARα在调控脂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防守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世界男子篮球运动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新的实力格局又一次印证了现代篮球运动中防守的重要地位.运用观察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法,对中国男篮防守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整体上反映出进攻强于防守的倾向,中国男篮失分均值排在24支队的首位,防守对于进攻的整体控制和制约能力处于一种十分低下的状况.从防守控制区域而言,内线有比较好的效果;防突破和防快攻的能力和与赛队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快攻的防守上,暴露出较多的问题;防守体系整体结构松散,控制和制约进攻的力度不强,防守漏洞偏多,攻击性不强;抢断球和造成攻方进攻失误、违例和犯规的次数和与赛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3.
低氧预适应结合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周低氧适应性训练与4周高原训练相结合,以上海游泳队6名女子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粹高原训练模式不同,高原训练第3、4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实验前,HCT较高原第1、2周降幅较大,同时,血清铁蛋白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无大幅下降,提示高原训练阶段机体氧运输能力得到提高、血液浓缩趋势缓解且铁代谢基本稳定.低氧第1周白细胞计数升高,低氧第2周至高原第2周持续下降,高原第3、4周有所回升,3个白细胞亚群对低氧及高原训练的反应并不同步.这一结果与其他仅高原训练研究结果近似.血睾水平在高原第3周即大幅回升,高原第4周下降但仍高于高原前水平,这一结果与仅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有较大不同.血浆皮质醇高原前3周持续升高,但第4周大幅下降且低于高原前,同时T/C为6周以来的最大值.结论:2周模拟低氧训练与4周高原训练相结合这一训练模式对机体的刺激与常规的高原训练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高原训练后2周血睾、血红蛋白均上升至较高水平,白细胞数目回升,而皮质醇在高原第4周下降.以上结果表明,2周模拟低氧训练这一预适应过程,加速了运动员对高原训练阶段的适应,提示,该训练模式对于提高运动员高原训练阶段身体机能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应用机制及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特别是红细胞的影响因素;分别论述它们对运动员的携氧能力的影响,以求在训练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通过间歇型低氧训练红细胞数量增多,其耐力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5.
探讨在进行低氧训练后,吸高浓度氧对大鼠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A)、低氧运动组(B)、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C)、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D),分别进行常氧训练、低氧训练和高氧恢复.4周后测试大鼠骨骼肌SDH和MDH的活性.结果发现,经过4周的实验.高氧恢复干预组大鼠的SDH、MDH活性要比单纯运动或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活性高,且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SDH、MD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MDH活性显著高于低氧运动组;而低氧运动组SDH、MDH的活性要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且低氧运动组MDH活性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结果表明,4周低氧训练比常氧训练在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活性方面有一定优越性,而在低氧训练和常氧训练后进行高浓度氧恢复则更能显著地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的活性.  相似文献   
26.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得以彰显,也暴露出诸多赛后未能解决的弊端.介入基于系统分析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后效应研究,从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角度对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进行分析,阐述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后效应研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多态性与低氧训练-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后左心室功能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分析,为预测低氧训练效果,制定个性化低氧训练方案提供分子标记.方法:68名男子大学生运动员接受为期4周HiHiLo训练,使用Doppler超声心动仪测试其训练前、后安静状态和递增负荷运动下的心功能指标.采用PCR-RFLP方法解析受试者IGFBP3基因A-202C、Pro158His位点的多态性,并与训练前、后心功能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202C位点多态性与50 W/SV和CO、100 W/SV和CO初始值关联,均为AA基因型高于AC基因型;与150 W/HR、CI的训练效果关联,表现为AA基因型变化显著;Pro158His位点多态性与50W/EF、CO和CI,100W/CO初始值关联,均为AA基因型高于AC基因型,与安静状态/HR、50W/SI、100W/SI的训练效果关联,表现为AC基因型变化显著.结论:IGFBP3基因A-202C位点从基因型和Pro158His位点AC基因型对于4周HiHiLo训练在左心室功能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预测低氧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和训练强度对免疫系统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200只大鼠按照氧环境(常氧、高住低练、高住高练)和训练强度(无、中和高)随机形成9种组合,中强度训练5周,高强度训练6周,取样前再分为安静组和定量运动组,共21组,放射免疫方法测定IL-2、IL-4.结果:中强度高住低练和高住高练后安静状态下IL-4较常氧中训组显著上调;高住高练和高住低练中训组一次中强度定量运动以及高住无训练组一次高强度定量运动后,IL-2/IL-4均较常氧相应组显著降低.提示中强度高住高练和高住低练、一次中强度高住高练课或一次不适应的低氧高强度运动,均可能扰乱机体Th1/Th2平衡.结论:5周中强度高住高练和高住低练后基础状态下、高住高练和高住低练中训组一次中强度运动后即刻以及高住无训练组一次不适应的高强度运动后即刻,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应给予关注;中强度高住高练和高住低练对IL的不利影响大于高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选取HIF-1a基因第7内含子上的C958G单核苷酸多态(SNP/C958G)解析,并与有氧耐力训练后生理表型指标进行关联性研究,探讨该多态位点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对象为102名中国北方士兵.受试者进行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有氧耐力训练前后血红蛋白(Hb)、最大耗氧量(VO2max)及通气无氧阈(VO2 VT)等指标,应用PCR~RFLP解析HIF-1a基因SNP/C958G的基因型,采用关联(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研究18周有氧耐力训练前Hb、VO2m3ax及VO2 VT等指标变化量与HIF-1a基因SNP/C958G关联性.结果:HIF-1a基因SNP/C958G基因型在士兵中分布频率经卡方检验[X2(df=2)=0.20,P>0.05]符合HaMy-Wcinberg平衡.SNP/C958G的GG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Hb、VO2 max、VT/VO2分别提高了5%、5%、4%,同时,GG基因型与CC、CG基因型受试者有氧耐力训练后Hb、VO2max、VT/VO2的变化量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HIF-1a基因SNP/C958G多态性GG基因型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后Hb、VO2 Max、VT/VO2敏感性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旨在探讨“高住低训”下力竭运动对小鼠大脑内HIF-1蛋白表达和NOS/NO系统的影响。方法:30只4周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常氧对照组(NC)、常氧训练组(NT)、低氧对照组(HC)、高住低训组(HT)、高住低训注射药物CHX组(HTC),每个训练组分别进行9周每天1h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力竭运动后断头处死,比较常压有氧训练和模拟“高住低训”的小鼠大脑HIF-1蛋白表达和NOS活性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高住低训”组与常压常氧训练组比较,HIF-1表达量明显减少,cNOS、iNOS活性明显提高,NO含量明显增加。结论:“高住低训”组小鼠大脑组织逐渐适应了低氧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