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52篇
科学研究   46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湿度测量是环境监测必须的手段,针对目前使用的湿度传感器大多精度不高,尤其在低温环境下测量很难保证精度要求,而且长期稳定性和耐高湿环境能力也较差,无法长期工作在高湿环境中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高精度湿度传感器。传感器采用高精度高分子湿敏电容作为湿敏元件,采用了电容-频率转换电路,将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量转换为频率信号,经单片机采集运算后形成数字信号输出。设计的线性化调理电路将变化的频率信号进行线性化处理,使频率信号的变化能线性化的反映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湿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在低温环境条件下测量精度达±5%RH。  相似文献   
32.
考虑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工业中应用广泛,设计了一种基于交直流叠加供电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完成了主电路的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及交直流叠加电路的参数设计,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实现了电源主电路、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过程及交直流叠加供电的低温等离子装置的仿真,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证实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229-232
随着国家对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科研的不断投入,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的科研内容、设备种类和数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对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科研场地的利用率以及设备的共享率等做了一些探索,针对自身的特点和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4.
通过大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该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共混、表面接枝和界面聚合等方法对膜材料亲水性改性,利用悬浮电极射流源产生的等离子体化学活性强、气体温度低,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水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射流处理前后材料表面的水接触角,从而表征材料表面亲水性改性。该实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了解材料及物理等交叉学科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材料物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可为中国大学材料及物理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5.
《大连大学学报》2015,(6):60-65
从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DL-6)中克隆低温几丁质酶chiA基因(Gen Bank登录号KF234015)。该序列全长3160个核苷酸,编码1053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113.5 KDa,等电点(pI)4.49,命名为chiA。功能结构域分析显示其编码区包含信号肽、2个几丁质结合域、2个成人多囊肾病结构域、18家族几丁质酶催化域与18家族糖苷水解酶C端部分序列。利用Discovery Studio平台以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低温几丁质酶chi A的催化域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评估,Ramachandram图谱检测和Verify-3D评估显示模拟出的模型结构合理,整体的相容性较为可信。本结果拟为后期低温几丁质酶chiA的催化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针对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消杀的问题,基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微生物检测和活性评价等技术,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核心知识点,设计出一套快速、高效、无害的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消杀实验平台。平台由高压电源、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模块、供气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可实现低温条件下平整包装箱表面细菌或病毒的秒级、高效、无死角消杀。围绕社会热点,开发前沿技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交叉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低温等离子原理和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社会热点及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叶蔚  武彦霄 《科技风》2014,(21):17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方法及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亚低温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根据伤后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多脏器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能减少并发症和病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8.
正俗话说,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金子不只存在于大自然中,人类社会也有不少"金子"哟,不信你瞧!在荷兰某些城市,有不少人不习惯使用垃圾箱,致使垃圾遍地。卫生部门曾对乱丢垃圾的人处以罚款,但收效甚微。在一次调查中,卫生部门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低温液体诱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过程中寒颤的发生频率,进而从该侧面评估此疗法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罹患重型颅脑损伤并行低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低温液体+常规低温诱导组)及对照组(常规低温诱导组)各48例,比较两组病人低温实施过程中寒颤发生频数的分布差异。结果:基于寒颤分级系统(受限于摘要篇幅,具体见正文)对两组病人实施寒颤分级,其中,实验组病人中0级27例,1级10例,2级8例,3级3例;对照组中实验组病人中0级26例,1级14例,2级6例,3级2例;两组病人寒颤病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77.00,p=0.453)。结论: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寒颤发生率。静脉输注低温液似乎并未增加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过程中寒颤的发生频率,基于该指标,静脉输注低温液体诱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温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0.
作为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NOx与PM2.5复合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建设。为此,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实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10%目标基础上,新增加将“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作为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