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2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教育   49457篇
科学研究   5810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413篇
综合类   793篇
文化理论   189篇
信息传播   4882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982篇
  2022年   727篇
  2021年   1333篇
  2020年   1308篇
  2019年   1711篇
  2018年   751篇
  2017年   1328篇
  2016年   1592篇
  2015年   2459篇
  2014年   5660篇
  2013年   3973篇
  2012年   5160篇
  2011年   5343篇
  2010年   4260篇
  2009年   4175篇
  2008年   4203篇
  2007年   3191篇
  2006年   2730篇
  2005年   2483篇
  2004年   2001篇
  2003年   1880篇
  2002年   1290篇
  2001年   761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不少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板书使用明显减少,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上完全放弃了板书的使用。诚然,信息技术教学课件既可以帮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和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但笔者认为,计算机的演示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不应忽视板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2.
本文在分析了信息技术条件下函数图象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函数图象教学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97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集知识、技能于一体。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包含具体应用环境的学科教学来完成,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而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应是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随着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逐渐普及,图书馆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福州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已经开始实施自动化管理。并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7.
郭庆丽 《科学教育》2007,13(4):47-49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会学,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主体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978.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案例,探讨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79.
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沈阳被视为共和国长子,人们也将这座城市和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相比,称之为"东方鲁尔"。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锻造下,沈阳教育的机体中也充斥着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意识与能量。早在1959年,以三位物理教师为班底,成立了沈阳教育电影编导组,翌年创作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系统第一部35毫米教学电影《静电学》,以该片在全国教育系统发行为标志,拉开了新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  相似文献   
980.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的课堂会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表示古板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教学时代已经来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地应用微课,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