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2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30790篇
科学研究   1195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937篇
综合类   709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2394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625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718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809篇
  2015年   1268篇
  2014年   3210篇
  2013年   2841篇
  2012年   3273篇
  2011年   3569篇
  2010年   2640篇
  2009年   2479篇
  2008年   2916篇
  2007年   2060篇
  2006年   1514篇
  2005年   1359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741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8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为研究湖南少数民族儿童营养状况和体型分布,对小学860名6—9岁儿童按NCHS标准划分成14个身高与体重组,分析各发育指标和体型因子的组间差异,比较不同组间在体型分布方面的规律,作Heath-carter法体型分析。结果表明,儿童骨骼、肌肉、脂肪与身高别体重HWR指数上升高度相关,在主导体型分布的体型三因子方面,内因子逐步取代外因子,且体脂的积累程度对体型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2.
杨坤 《贵州教育》2009,(11):21-21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自己的勤劳为家庭获取了一点收入的同时,孩子却留在农村像荒草一样的成长,成为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3.
胡德维 《青年教师》2004,(11):10-12
游戏作为幼小衔接的关键,近年来已被我们严重忽略掉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忽视游戏其危害具体表现在: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以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84.
85.
我一直觉得,瘦瘦小小的儿子属天真烂漫型。虽说十一二岁之后也偶尔问问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同,假日里常参加男生、女生一比一的派对活动,可毕竟还只是个小学生啊。我感觉,让家长们头疼的早恋啊什么的,离我还很远。没想到,儿子竟在他即将小学毕业那一年,猝不及防地遭遇了“爱情”。那一天,他突然吞吞吐吐地问我:“您说要是男生收到‘我爱你’的纸条该怎么办呢?”我心里一动,怎么会冒出这个问题?是不是儿子自己的经历呀,可是儿子又没直说,我只好故做轻松地回答: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您这话跟没说一样,没劲。”儿子一甩手…  相似文献   
86.
浇花儿     
  相似文献   
87.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儿童少年的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是他们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和发展儿童少年的社会性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理论上探讨了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促进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指出 :体育游戏能够促成儿童少年社会交往关系 ,为儿童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 ,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8.
浅谈家庭中儿童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责任感是人们自觉地把自认为属于自己份内的事做好的内心倾向。儿童最初的责任感是家庭形成并以家庭为基本内容的。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责任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设民主型的家庭氛围,讲求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9.
论新时期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我国学前教育中体育教育活动教改推进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以学前教育整体综合教育的新理论、新模式为依据,从实践出发,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活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0.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历史唯物观的角度阐述人学和马克思主义人学对当代的启示.探讨马克思主义人学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构原则及马克思主义人学三大课题:人对自然的生态意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新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