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45篇
科学研究   98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22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叶向群 《新闻实践》2006,(11):28-29
不经意间,我们步人了一个无所不“评”的时代。放眼望去,各行各业都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名目众多的评选:十大经典楼盘、年度家庭轿车、最受喜爱的保健品、消费者心仪的手机……衣食住行、鸡零狗碎,无不进入评选制造者的视野。“评选时代”的应运而生离  相似文献   
52.
省市两级党报的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清 《新闻界》2006,(3):84-85
各级党报是我国的主流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强大的影响力、公信力,对于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党报改革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党报改革提出了大量建议,但目前大多数党报改革仍然停滞不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定位是党  相似文献   
53.
从"媒体崇拜"到公信力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有才 《青年记者》2006,(23):41-42
“媒体崇拜”不是公信力 “媒体崇拜”在我国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其基础是化缺乏对化的渴求,主流是信息缺乏对信息的渴求,尖端是思想缺乏对思想观念的渴求。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里,新闻媒体广泛刊登各种指示并要求受众进行学习,其宣传作用被广泛而巨大地使用,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媒体,而是承担了一定“政府件”作用,很多人甚至要在媒体信息的字里行间读出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地位被时局抬升,“媒体崇拜”广泛存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媒体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是党和政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报纸上这么说的”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4.
殷红 《声屏世界》2006,(8):47-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在急速壮大,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其在人民大众中的“公信力”也不断增强。然而,事物的发展总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在播音主持这支队伍里,同样也存在着影响“公信力”的不和谐之音,这不仅有损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而且多方误导受众。这些“不和谐之音”主要表现在:一、利用自身的影响和知名度,参与各项商业性活动,以牟取丰厚的“外快”。虽说是个人腰包鼓了起来,可自身形象却降了下去,造成他们在话筒前、荧屏上妙语连珠、振振有词,但在听(观)众那里却是一脸不屑。像某君在电视里为一医药保健品…  相似文献   
55.
今年的德国世界杯,人们享受了比赛的精彩。但世界杯报道中的假新闻仍频频出现,似乎难以根绝,它严重损害了体育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以往的体育新闻报道亦然频报假新闻,比如,2004年中国十大假新闻中体育报道竟然占了三条(《“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金钱激出张国政奥运冠军》《,女排姑娘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而2005年中国十大假新闻中也有一条是体育新闻(《越洋电话采访郎平》)。在日常报道中,类似的大大小小的假新闻就更是数不胜数。我们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今后的体育新闻报道中应尽量做到“真实”、“准确”,重建体育新闻在读者…  相似文献   
56.
提高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要提高公信力,必须要与党中央的决策步调一致.切实担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重任。近年来.我国有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力.这个问题不能忽视。一从理论上讲,“权威力”和“公信力”同属政治伦理范畴。试想.当一次次虚假的报道见诸媒体.媒体岂不成了一次次叫喊着“狼来了”的说谎的牧羊人.失去了诚信;当真实的新闻报道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拜金主义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媒体岂能赢得受众的忠诚度;当与构建文明社会相违背的低俗之风一旦充斥媒体.媒体的道德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当不良广告的一笔笔收入成了媒体工作者的奖金.媒体工作者在获奖之后不也一步步蜕变为欺骗者的同谋?  相似文献   
57.
高校评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评估档案是全面展示学校工作成就与办学特色的信息窗口,是开展教育评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估档案的作用,必须从档案观念、管理措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评估档案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58.
传媒公信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和可信程度,被视为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表现,其核心是媒介的“信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公信力被认为是决定媒介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天,如何提升传媒的公信力已成为媒体自身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保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公正和健康,杜绝虚假、低俗和有偿新闻,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的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9.
蒋守勇 《传媒观察》2006,(10):39-40
新闻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和可信程度,因此也被视为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表现。好的公信力是新闻传媒长期努力、不断求索的结果。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2003年8月,零点调查公司公布了一项网上新闻媒体信任度调查结果,其中,电视可信度为49.5%,网络24.8%,报纸17.6%,广播仅2.6%。从信息类型来看,新闻信息为59.1%,娱乐信息13.3%,生活信息17.4%,产品信息7%,调查数据便可看出公信力的危机。此外,这样的情景也已经并不罕见——面对新闻媒体报道的事实、数据等信息,有人往往会问“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60.
拒绝虚假广告才能拯救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义昆 《新闻记者》2006,(12):44-44
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工商总局紧急发出通知,从11月1日起,所有报刊一律不得再发布包含性病、癌症、人工流产等12类内容的医疗广告。并提出禁止刊载含有淫秽、迷信、色情内容或格调低下的广告;禁止刊载传播不健康内容的声讯台广告等7项禁止性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