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8635篇
科学研究   414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319篇
综合类   244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69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720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孟丽娟 《记者摇篮》2006,(12):35-36,2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为我们新闻战线拓宽了舆论宣传渠道,同时也为我们新闻战线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就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如何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新闻宣传。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结合广播媒体特点和我台的新闻宣传实践,我觉得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舆论氛围。一、用典型宣传引导社会走向和谐在我们的新闻宣传中,经常要进行典型宣传。有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群体。所谓“典型引路”,就是用典型带…  相似文献   
62.
黄真真是《六楼后座》里将青春比做方糖,是“甜蜜,易碎,有棱角的”,在《十三棵泡桐》里,这些特质并没有被直接剖白,然而影片肌理中蕴涵的关于青春的纤细和脆弱,却比原著小说看上去更美,那些引而未发的故事,更体现了电影语言之于文字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63.
谌笛 《新闻窗》2006,(6):20-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舆论引导工作。最近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强调“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同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突出地强调了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思想宣传战线,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坚持“三贴近”原则,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是党的新闻媒体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必须努力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64.
80年代开始,中国的“福利大厦”日渐坍塌。它的瓦解.不仅来自于市场化浪潮对其地基的侵蚀,也来自于不断推进的改革过程效果上的抽走砖瓦。 我们需要建造一座什么样的“福利大厦”?在2005年开始的市场化反思中.它的每一个构件被纳入政府和民众的重新检视之中: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低保…… 2006年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我们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定义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块重要基石.中国未来的福利制度由此有了新的设计理念。 因此,或可以把2006年视为中国“新福利大厦”奠基之日。在这一年.最重要的福利制度.包括城市住房、城乡教育、城市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养老保险等.都被纳入重新设计的再改革日程中。 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福利大厦”再造的关键时期。此时,我们有了新的起点。 2006年就要过去.回望这一年,我们对“福利”两字有着太多的经历和感受,在本刊策划岁末的年终专稿时,我们将中国福利作为了最终的选项。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再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根本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也是近25年来,中共中央全会首次专门研究社会事务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的互动工程;需要在全社会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环境,包括和谐的舆论环境。“和谐”的定义最早出现在《管子.兵法》中“,和合故能谐”。温总理解释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  相似文献   
66.
《中国新闻周刊》2004,(16):69-69
★《春浪漫》一对欢喜冤家合租了一套漂亮的公寓,各自又都有一些特别而有趣的朋友,这间公寓就成了大家的群居地。不论彼此如何经受工作,爱情的起起伏伏,友谊都是他们身后不变的支撑。★《老校友》三个大学时的好朋友在面临三十岁这个人生的转折点的时候,又聚到一起,过起了逃避现实的疯狂生活。对旧日好时光的回忆终于让他们  相似文献   
6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党不仅需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还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舆论的作用,不断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去影响社会行为、凝聚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68.
陶宏祥 《新闻三昧》2005,(11):14-1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搭载着我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此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成立了报道组,开始进行前期采访,其中向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家乡派出了记。  相似文献   
69.
神六的纪录     
《中国新闻周刊》2005,(39):14-15
10月12日上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载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送往太空。  相似文献   
70.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衔接“十一五”计划的基础年,也是省委提出的“三年有明显变化”目标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