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047篇
科学研究   19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49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前大禹治水的孟门有三说,其一为柳林孟门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学术界及社会上对柳林孟门了解不多。通过查史与考察,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禹治水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为二中的孟门就是今天的柳林孟门镇,大禹在柳林县孟门治水有记载、有遗迹、有传说。  相似文献   
992.
(一)“考证”时代的无奈 如今已经进入“考证”时代,校园、职场内外的各种证书考试近乎疯狂。据了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已经推出100多项职业资格鉴定项目,人事部也推出了30多项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商务部、信息部、农业部等部门旗下也有诸多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各地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也都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项目,还有越来越多的“洋证书”。仅以财务类职业资格证书为例,目前就已超过了20多种。  相似文献   
993.
<正>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人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与统一。站在新课程前沿的教师,我们应该也必须从方法和策略入手,寻回教育的鲜活与灵气。以下我撷取了几则巧设"陷阱"的案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94.
<正>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已设为必修课程,其中部分省市的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有一个至今仍未解决的突出问题,那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教育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管一摊,互相独立、各成体系、政出多门,使得职业教育资源匮乏与资源分散的状态并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长期以来,区级专职教研、科研、培训部门分属独立的机构,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如何提高教研、科研及培训效率.建立高效的发展性的基础教育研训机制?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与时俱进进行机构改革.加快资源整合,推进研训一体,通过教研、科研和培训三者间的对接、融通,进一步开发与整合教育研训的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7.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纤毛纲重要的代表生物,具有个体大、培养容易、繁殖快等特点,是高等院校及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常用的实验材料。经调查,北方多数中学开设此实验时大多是在冬季,很难采集和保存活体草履虫,只能进行培养观察。以下是学生在草履虫采集和培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水门事件”以来,“一门”族词语进入汉语系统并广泛出现于各种传播媒介。通过分析“一门”族词的结构特征、产生方式及流行原因等,可以发现“一门”族词的出现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发展。对于目前“一门”的语义泛化甚至滥用现象,则应保持警惕,强调使用的规范。  相似文献   
999.
作为一个由国外引入的新兴格式,"X门"进入汉语之后产生了"泛化",在此过程中,其意义和用法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迁,导致使用范围不断扩散.由于其来源的特殊以及受格式认知原型的影响,"X门"有着特殊的表达效应并因之在新闻及网络中大行其道.但此格式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语义叠架现象、命名和表意上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以及使用上的滥俗.它们的出现对"X门"格式的使用前景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X门"最终能否从一个形成中的类词缀转变为得到正式认可的汉语语缀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00.
“门”、“秀”作为词缀来源于英语,意义虚化成为类后缀,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里不太常见。“门”、“秀”进入汉语后,经过汉语系统规则的改造。意义逐渐虚化,构词时位置趋于固定,处于汉语构词语素和词缀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