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老子与兵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一部道家的哲学名,是没有争论的。但是,《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我国学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作认为《老子》也是一部兵书。主要论点:《老子》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如在战争论、战略论、战术论中;《老子》中所阐发的战争论,提出的一系列的军事谋略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因而作断定老子对于中国兵学有开山之功不为过;所以,《老子》既是哲学名,也应是一部兵书。  相似文献   
22.
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断环境中,孕育了一批兵法扛鼎之作。从这些兵家之作中,可窥视出 当时军旅体育的一些梗概。  相似文献   
23.
中国原典兵书的主体是《孙子兵法》、《吴子》等六部公认的先秦兵书,通过对这些著作的作成时代和述作者、著录和版本、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兵家专著,它代表了我国先秦时代军事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吴子》和《孙膑兵法》分别代表了战国早期和战国中期兵家思想的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以被称为先秦军事思想发展的第二和第三个“高峰”。而《尉缭子》则称得上是先秦兵家学派集大成的著作。  相似文献   
24.
《滨州学院学报》2020,(1):21-26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与《宋史·艺文志》中的子部兵书,作者都以官宦阶层为主,但宋朝兵书的数量、种类较唐朝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唐宋两朝兵书文献作者的共同性,是两朝文化教育并未普及的结果,兵书的差异性则受到地域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及两朝与周边政权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兵书上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有心的班主任只要抓住了人的内心,工作起来就能真正得"心"应手。攻"心"首先要抓住家长的心。因为只有抓住了家长的心,才能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这样你的教育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26.
中国古代兵书所揭示的战争规律和制胜法宝,凝结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经验和智慧,并已跨越时空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中,作为为"赢得战争"服务政治而著述的兵法战策,蕴涵着丰富的战略智慧,至今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纵横捭阖的斗争。全面理清中国古代兵书中对军事与政治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主要脉络及影响,深刻认识中国兵书中的思想方法对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准确把握兵书中的战略智慧对当代政治军事的启示,对于汲取古代兵法战略智慧的精华指导当前政治军事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7.
张良得兵书     
张良是西汉杰出的军事谋(móu)略(1üè)家,汉高祖刘邦称赞他——“运筹(chóu)帷(wéi)幄(wò)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相似文献   
28.
王奉安 《百科知识》2012,(23):21-22
早在硝烟弥漫的古代战场,人们已经知道左右战争胜败的关键便是天时、地利、人和。知晓天时,恰恰在很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古代兵书是诸侯争霸的指导丛书。翻阅中国古代兵书,其中一类兵书——兵阴阳就是专门论述天气气候、地理、阴阳和占卜的,其中包含了大量朴素的军事天文和气象知识。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中,  相似文献   
29.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与武术文化有许多融合的地方,其中在战术思想方面尤为突出。通过对兵书中的战术思想进行归纳,并与武术技击战术进行比较,认为其共通的战术规律依次为:知彼知己、因敌而变、扬长避短、避实击虚。  相似文献   
30.
《司马法》的作者、性质及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法》的作应为周公,编应为齐威王时的大夫.今本五篇并非伪造,其性质是追述古代军礼、军法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