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棋经十三篇》这一部棋书,通过分析,看到了《棋经》与《孙子》的关系甚为密切,它不仅从篇章款式上摹拟《孙子十三篇》,而更是从有关棋的战略战术等内容问题上与《孙子十三篇》相吻合。因此。棋道如兵法。棋理合乎一般事物之辩证法则。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古代兵法的分析,论述了“古代兵法”思想在当前警察与罪犯格斗中的积极作用。认为作为一名警察要“知彼知己”,逢事“先计而后战”。在与罪犯格斗中.要贯彻“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和“兵不厌诈”的战术方针。此外,作为一名警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兵法知识,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果断性,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格斗技能和公安工作所需要的其它技能。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古代兵法的分析 ,论述了“古代兵法”思想在当前警察与罪犯格斗中的积极作用。认为作为一名警察要“知彼知己”,逢事“先计而后战”。在与罪犯格斗中 ,要贯彻“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和“兵不厌诈”的战术方针。此外 ,作为一名警察 ,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兵法知识 ,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果断性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过硬的格斗技能和公安工作所需要的其它技能。  相似文献   
54.
战国时代诈力并行的社会风尚与吴起个人追求功名的强烈欲望融合在一起,最终造就了《吴子兵法》极为鲜明的功利理性观念和精神。这种功利理性,一方面表现为其兵学理论本身较孙子更为深刻的理性与效益观念,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吴子兵法》对儒家仁德思想的吸收及法家思想与兵家思想的共振共融。其深层的原因在于,战国时期的战争活动具有更暴烈、更血腥、更复杂的特征,它将春秋时代贵族文化和礼仪用兵留下的些许浪漫也扫荡殆尽,从而使《吴子兵法》在功利理性方面大大超越了《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55.
兵法云: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何攻心?怎么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现代战争中,新闻媒体往往是个重要角色。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对国民党军队的宣传堪称一绝,它打破常规,连篇累牍地报道蒋军被俘军官名单,为其沟通信息;成年累月地广播蒋军被俘人员家书,为其报平安;还不断播发战死的蒋军高级将领的埋葬地点,通知其家属来领尸,为新闻史留下许多珍贵轶事。  相似文献   
56.
来自草根阶层之寒门子弟欲取得成功,需要走更加艰辛的路程。它不仅需要丰富的"人生总体资源",即主客观因素的积累,还要研究成功的"兵法",即攻坚的战略战术。探究成才的"兵法",并奋力实践它,定有助于拥抱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57.
胥伟 《现代语文》2006,(8):81-81
我国古典历史散文<战国策>,是一本以记叙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外交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著作.该书有极浓厚的纵横家色彩,里面的谋臣策士长于论辩善于说理,在他们的如簧巧舌面前诸侯的征战甚至于天下分合尽在三言两语、摇唇鼓舌之间,白可成黑,方会变圆,死亦复生.他们的语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内容精辟,启人心智,形式巧妙,入情入理,极具感染力,是语言艺术的巅峰,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我看来,这些擅长语言艺术的人就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能够将语言作为自己的千军万马,用三寸不烂之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高中教材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的触龙就是这样一个用词遣句的高手.他在劝说赵太后的过程中就运用了兵法技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8.
刘慧玲 《教育艺术》2007,(10):44-46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终身教育口号的提出,学习不再仅是青少年时代的一个重要活动,它已成为一项终身的事业.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往今来,有多少入在浩瀚无边的学海中心力交瘁?又有多少人能够每天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投入学习?笔者认为,学习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终身的战役中,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我们要攻下的一座座城池,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去攻克它们,不要让自己成为它们的"奴隶",而要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身上的使命感与神圣感,你才能"羽扇纶巾"、气宇轩昂地去打好每一仗,并且越战越勇!  相似文献   
59.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31):34
《中国NGO口述史》王名/著定价:58.00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本书用访谈的形式,记录了中国早期一些著名的社会组织创立者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形象反映了中国近年来社会组织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进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初期,问题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60.
<正>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