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语言本身所代表的观念看,刘三姐的传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刘三姐的传说是刘三姐文化建立价值和观念,形成社会习俗、制度,信仰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52.
借《踏歌》舞剧创作的文化品位来阐释《印象·刘三姐》的现代意识,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创新。这对我们高校的艺术教育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3.
黄灼 《广西教育》2006,(7C):72-73
如果没有音乐,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无论是优美抒情的旋律,或是激情澎湃的乐章,音乐都能让人平静喜怒,能让人淡忘怨恨,能让人转移痛苦,能给人予鼓励的安慰,也能催人奋发上进。在这五彩缤纷的音乐王国里,一提起广西的原创音乐,人们耳边就会响起刘三姐的歌声,其实,广西的音乐远不至于此。在这里,我将给大家介绍广西的原创音乐。有志于从事音乐创作的同学注意了,这可是我们立足广西,走向全国的开始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4.
刘三姐山歌文化为壮民族建构了一个巨大的身份、民族和文化的非对抗性的认同空间,这一文化认同空间决定了壮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及和平共处的历史与现状.它不仅是刘三姐山歌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深层底蕴.亦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冲突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5.
简述了价值链升级过程中的理论,利用相关理论分析了文化产业实景项目“印象·刘三姐”的运作模式,总结了其价值链延伸的路径。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剖析,提出了我国其他地区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途径可通过舞台创作表演,推出精品,创建品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策划、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音乐剧《心中的刘三姐》,立足于教学改革和品牌建设,传承与发扬刘三姐文化传统,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的刘三姐文化新品牌,取得了艺术教育改革和文化艺术品牌建设的双成效。  相似文献   
57.
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院校应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注重美育,开展艺术教育品牌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桂林师专原创的大型民族音乐剧《心中的刘三姐》以艺术方式实践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工程。  相似文献   
58.
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有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重生命的长短因人而异。刘三姐的生物生命很短暂,但是她的社会生命长久,精神生命永恒。  相似文献   
59.
刘三姐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其形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壮族歌圩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刘三姐形象的性质特征、发展演变及其现代审美意义等。  相似文献   
60.
磨婷婷 《广西教育》2006,(1A):40-42
教学目标 1.了解《唱山歌》是壮族民歌以及有关刘三姐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