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638篇
科学研究   9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4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体育系学生运动创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高等体育院系学生在篮球、体操、田径、足球普修课期间的运动损伤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受伤部位、致伤原因作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52.
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玛丽·特纳是一位边缘人物。在整部小说中经历着三重心理创伤。她虽为白人,但父母的不和谐关系和贫穷给玛丽的童年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迪克的匆匆结合又是另一件悲剧,迪克寡言且与玛丽的观念大相径庭,导致两人长期过着分居的生活。黑人雇工摩西的介入在当时种族歧视盛行的年代无疑又加速了玛丽悲剧命运的进程。三大创伤集于一体,致使玛丽的主体化意识一步步弱化并走向丧失,直到最后也没有从创伤中得到复原。  相似文献   
53.
《疾病解说者》是印裔美籍女作家裘帕?拉希莉斩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处女作。本文从作品总共九则短篇故事中抽取四个婚姻故事构成故事环,在利用“飞散”的社会学、人口学意义阐明移民婚姻的病症根源之后,采取“创伤理论”分析“断裂性焦躁”在四个婚姻中的具体症候,并通过解读“飞散”在全球化语境下收获的新意说明新“家园意识”的确立是移民婚姻关系和整体生活恢复健康的最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4.
《新闻界》2015,(22):33-36
本文以2015年获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的系列报道《至死不渝》为例,探讨创伤事件报道的社会责任和呈现方式,指出其基本社会责任是不以事件为驱动、不被刻板的客观性所束缚,主动求索真相;其呈现方式应采用主题式报道框架、行为真实准确、细节使用克制谨慎,从而达到以创伤报道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尤金.奥尼尔一生的创作多来源于他生活的悲剧和创伤体验,其自传性戏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更是他对个人和家庭创伤性记忆的书写。作品中人物的创伤性经历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创伤后压力综合症的症状,可以证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一部创伤作品。奥尼尔通过对个人和家庭创伤性记忆的书写,进行自我疗救,达到了灵魂的宁静,从而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56.
《水泥花园》围绕着父母相继去世后,四个孩子伴着母亲的尸体相依为命的故事展开,荒诞的情节中弥漫着冷漠与悲伤的气息.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与之前家庭中混乱的氛围和不知所踪的伦常有关,更直接导致了四位孩子的创伤型人格.然而,伴随着父母的离世恰恰正是“我”的成长,但缺少关爱的成长最终导致扭曲的越位行为、甚至姐弟乱伦.在创伤理论的引导下,小说中逾越常规伦理的反常行为,以及疯狂和混乱背后的成长阵痛都是事出有因、引入深思的.因此,小说表面的恐怖与怪诞不过是人文关怀的表面;而作者的人文关怀让看似反常的叙事也有了特别的缘由.  相似文献   
57.
主持人语     
很多家庭都有种花养草的经历,在不少家长眼中,花草仅仅是美化生活的工具,家长很少为孩子详细分析过种植本身带给生活的改变。有的家长会对孩子喜欢园艺做出"玩物丧志"的判断,有的成人甚至会有破坏植物的行为。其实,种花养草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同样可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有力助手。首先,热爱园艺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会与自然产生亲密接触,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现在的城市生活中,很多孩子只能在匆忙的上、下学路上  相似文献   
58.
胡性能的小说多以人的精神创伤与爱欲表现为题材,沉迷于人的天命思索,创伤突如其来,一时的创伤和突发事件往往将人生导向非常的轨道,卷入轮回的迷潭。胡性能的小说叙事圆熟,风格凸显,但对人生的表现受到电影叙事的影响,缺乏自我深沉的人生体感。《下野石手记》是经营得最好的一篇,作家自我的人生、人性感喟对故事进行着持续强劲的塑形,使得小说叙事对精神创伤的表现独到、恰当并且圆满。  相似文献   
59.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0.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5,(Z2):55-57
从你上学以来,经历过几个班级?是不是每个班,都有可怜的被孤立的人?那个人是你吗?是你的同桌吗?那个被孤立的人,也许因为太出色,也许因为太自卑,也许因为爱臭美,也许,也许没有任何原因……总之,他或她就被大家活生生从集体中“开除”出去,莫名其妙成了众人的“公敌”。没人想过他或她的感受,甚至,没有人对他或她孤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