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7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一元二次方程x2+px+q=0,(ax2+bx+c=0,a≠0,可以化成这种形式)的根设为x1,x2,方程本身是一个等式,它反映的是根与p,q之间所具有的数量关系,再由韦达定理得x1+x2=-p,x1·x2=q.  相似文献   
11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定理,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可以求解代数类问题外,还可以用它来解答几何题.现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3.
张爱敏 《考试周刊》2009,(29):82-83
切点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频现身,说明这一知识点在高考中所占的权重已经日渐提升。笔者试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其规律性进行初步归纳总结,望专家指正。要探究切点弦所在的直线方程,首先要掌握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求法。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方法:一是判别式法;二是导数法。其它的方法均可用上述两种方法解决,其中的一些重要结论要掌握,  相似文献   
114.
曲线的切线是高考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之一。《平面几何》中圆的切线、《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切线、应用导数中求曲线的切线,经历了从一般到特殊,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过程。本文主要从求法的角度整合对各阶段切线的认识、理解,从而灵活地掌握求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的妙用     
我们知道△=b2-4ac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c+c=0(a≠0)的根的判别式,△>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除此之外,△还另有妙用。 设抛物线y=ax2+bc+c(a≠0)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则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c+c=0(a≠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此时△>0,并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那么,  相似文献   
116.
熟知,实系数二次方程20,axbxc++=(a 0)的根全为实数,当且仅当判别式 240bacD=-? 这个的结果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在证明不等式或确定函数的值域等问题中,利用上述结果,常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对实系数三次方程,情况怎样呢?因为实系数三次方程的虚数根必共轭成对出现,故实系数三次方程必至少有一个实数根.在什么情况下,它的三个根全为实数呢? 定理 实系数三次方程32xuxvx+++w 0=的根全为实数,当且仅当 22332184427uvuvwuwvw+++, 或323(922(3))/27uvuuv--- 323(922(3))/27wuvuuv-+- (1)证明 设给定方程的三个根分别是,,rst,由韦达定理,得 …  相似文献   
117.
求过圆上的一点的切线是再简单不过的,而求圆外一点所引圆的切线却并非容易,一般都是先设切线方程,然后再用判别式为零求出斜率,或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然后再解斜率方程求出斜率,但是这些方法计算量很大,解题效率低,兹向大家介绍一种很直观的解法,这种方法将使计算量降至最低,大大提高解题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8.
已知圆方程,求所有圆的公切线方程。对于这道题,有的解法是:把方程按m整体得到由化简得:,所以得公切线方程为:。经验证,答案是正确的。这种解法的依据是什么,△m为何会等于零,为什么△m=0就得到了公切线方程呢?把已知方程化成标准式(m是参数)表示一动圆。当m取某一定值时,方程表示某一定圆;当m变动时,可得到无数个位置和大小不同的圆。对此方程表示的所有圆中的一个圆来说,m应该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说一个圆对应一个常数m)。当m=0时,方程为(x-1)2 y2=0,从极限来看,表示一定圆,即点(1,0),则所有圆的公切线必过此点(因为m=0时,圆变成点,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119.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章节,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与函数值域有关的题目高考中屡屡可见。因此教给学生求函数值域的方法.也就成了我们教学的重点.对于有理函数的值域,可用代数法(如①配方法、②分离常数法、③判别式法、④反函数法(或者反解法)、⑤换元法、⑥分类讨论法等)易求.而对一些无理函数的值域,用代数法求解比较困难,而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较易.现举以下几例,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将"一元二次函数y=ax~2 bx c有两个实根,则判别式Δ=b~2-4ac≥0"这个结论推广到一元n次函数上,得到相应结论,并证明了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的一个加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