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篇
  免费   2篇
教育   1007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波音 《学习之友》2012,(4):23-24
宋朝不仅有铜钱和铁钱.它还印刷了远比铜钱面值大得多的古代纸币——楮币。楮币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宋朝的钱荒危机,但巨浪滔天的楮币潮水也最终冲垮了大宋的两代王朝。  相似文献   
982.
茅山书院     
《学苑教育》2012,(23):F0004-F0004
茅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创建于北宋天圣(1024),地点位于现在的江苏句容的茅山,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  相似文献   
983.
美点赏析墨宝堂,系北宋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张希元珍藏古书法墨迹的地方。熙宁五年(1072)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应张希元之请作《墨宝堂记》。在这篇文章里,苏轼以其积极用世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984.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著名学者邓拓也曾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近几年,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在中招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因此,教师要把诗词的积累运用当作教学中的一大重点。然而,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相似文献   
985.
巴蜀有险峻封闭的地理形势,富饶自足的物产资源,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具有无可比拟之战略地位。巴蜀地域的安定,成为赵宋政权维持统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巴蜀地域的治理就异于其他州府,尤其是对入蜀士人的选派。  相似文献   
986.
深深的感恩     
亲爱的读者、作者:请接受我深深的敬意,诚挚的感恩之情。"老董泉苑"创办以来,我大约估算了—下,收到的稿件大概在两万篇以上,可惜限于篇幅,能发表的不过是千把篇。虽然大部分未用,但是大家的劳动、心血以及寄予《收藏界》杂志的热诚与希望,却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作为编者和大家信赖的朋友,我也有着深刻的感受,每当接触到大家的稿件,我便像一个淘金者,一个海滩的拾贝者,开始充满期待的神游。  相似文献   
987.
文化繁荣的北宋王朝,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大都市东京汴梁。汴梁城中,樊楼无疑是一个顶级的大酒店,成为商业文化的一个模式。樊楼的经营雅俗兼顾,思想开放,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具备七十二家星级酒店的格局,具有众多有关的传说,拥有中国较早的打工群体。今日樊楼的开发利用,有着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988.
《宋史》告诉我们:“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义,改赐光义,即位之二年改今讳。”(《本纪第四.太宗一》)意思是说,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原名是赵匡义,后改名为赵光义,即位的第二年改为赵炅。  相似文献   
989.
佚名 《良师》2011,(9):45-45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由他和他的助手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小时候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记忆力差。  相似文献   
990.
讲议司是北宋徽宗时期以讲议财赋为目的的临时机构,是三省、枢密院的附属官司.这一机构以恢复神宗熙丰法为名,以聚敛财赋为目的,侵夺三省、枢密院之权,讲议的对象包括宗室、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冗官、尹牧诸事.讲议司的两次设置,体现了徽宗的理想和蔡京的施政抱负,对北宋晚期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之形成的大批财务官僚,对南宋初期的经济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