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76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天峰  朱菊芳 《体育学刊》2006,13(5):105-107
通过对参加十运会女子垒球决赛的11支运动队的技术进行统计,并与九运会前8名运动队的技术统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我国女子垒球运动员的击球技术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各队的防守水平较九运会有所下降;受规则修改的影响,投手水平呈下降趋势,优秀投手在比赛中的作用被削弱。建议继续加强击球、防守能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对赛场环境、比赛气氛的适应能力;创新投手训练方法,尽快培养优秀投手。  相似文献   
102.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11,(7):10-10
第二个大满贯在哪里? 天津网球中心就在中环线的复康路,距离我家不远,时不常过去跑跑步,也没人赶我走。1999年,13岁的彭帅跟随舅舅张帆来到天津,历经心脏手术、十运会的崛起、口水仗、单飞、冰释前嫌,再到十一运会“全满贯”奇迹,  相似文献   
103.
二、2008年奥运会队伍情况 (一)本项目备战2008年奥运会适龄运动员人数 就目前情况看,本项目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适龄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均有10名以上。  相似文献   
104.
对我国甲A男排二传组织进攻特点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兰君  高丽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316-318,321
通过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排预选赛(武汉赛区)的7轮比赛进行现场观察与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甲A男排二传组织进攻的现状,并指出了二传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甲A男排二传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十运会男篮解放军队与对手8场比赛的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解放军队的整体实力强大,特别是老队员发挥出色。同时提出,增强抢前场篮板球和防守的能力、加强规则学习、提高年轻队员的实力,是解放军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世界冠军王励勤和年轻选手刘杉在十运会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勇夺男双冠军,这是上海男子乒乓球队继二运会(1965年)李富荣/徐寅生夺冠后.再次在全运会中登顶.其间一晃已有四十年。下面.笔者总结了王励勤/刘杉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许多教益.或能为双打的训练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运用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随机抽取了十运会女足决赛36场比赛中的12场,进行射门情况的统计分析。分别从射门的进攻手段、射门效果、射门区域等方面与八运会女足决赛的射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女足整体的进攻能力较差,明显低于八运会时的水平;女足队伍中年轻球员技术不全面,竞技能力不强,特别是缺乏优秀的前锋队员。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更好备战即将在我国举行的2007年第5届世界杯和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8.
运用资料分析、理论研讨等方法,对辽宁运动员十运会成绩滑坡的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存在差距和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为辽宁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提供理论和决策咨询,为进一步发挥区域体育优势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归纳等方法,对十运会各省份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成绩和名次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田坛新格局并揭示目前我国田径项目发展态势,结果显示:我国田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金牌呈“东流”趋势;部分弱项有突破且涌现多名高起点新人“;学院派”成绩斐然等。  相似文献   
110.
李晋 《乒乓世界》2005,(11):6-47
抛开胜负不说,这场球足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老将李菊顽强的战斗作风。赛前.李菊主动请缨,要求担当一号主力。面对强大的北京队.李菊非常自信。从技术特点上看.李菊的前三板上手比较积极.而且拉球旋转较强.相持球比较稳健。但是面对张怡宁,她必须在每个球的处理环节上都要有所改变才能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