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53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非常感谢高瑞泉教授的邀请,使我十分荣幸能有机会来华东师范大学主持第九期大夏讲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当代自由主义的困境——论哈耶克、约翰&;#183;顿、罗尔斯和罗蒂”。正如在座诸位知道的那样,这个演讲其实是我这次在华东师范大学系列演讲的第三讲。前两讲的题目分别是“人类学文化观念中的知识论意蕴”和“文化观念中的知识论意蕴:中西哲学的讨论”,其出发点就是去探讨如何以哲学思辩的方式来会通中西。  相似文献   
102.
《中文自修》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类刊物,它的阅读对象是中学生和中学语文老师。杂志虽然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即学生爱看,老师能用,但实际上,学生和老师在口味上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3.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具体到数学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学科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4.
华东师范大学叶谰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新基础教育的三性:“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主张关注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质量,让课堂生活焕发生命活力,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生长生成。所以我们若把课堂当作师生生命交互的场域,教师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课堂将不会出现死气沉沉或乱成一片的局面。下面就地理课堂为例谈些个人感受和经验。一、建立生命活跃的具有公平秩序的对话课堂师生生命的迸发主要是通过对话的途径来实现的,所以教师不能象过去那样单独主宰话语的霸权优势。一…  相似文献   
105.
长期以来,陶行知研究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寥寥,研究成果不显,正如中国陶研会会长方明先生所说:“陶行知研究史这个领域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园地”。这未尝不是陶研界的一大憾事。最近,我读到一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林祥教授主编,屠棠先生、冯鸿甲先生副主编的学术专著《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可以说这个尴尬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6.
《广西教育》2008,(20):35-36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李政涛在《人民教育》2008年3/4期上撰文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是“文化变革”。所谓文化变革,就是指改变或转换人己习惯的生存方式,告诉他:你不应该这么生活,而应该那么生活,改革的成效就是他果真那么生活了。那么,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呢?一、改变文化迟钝,培养文化直觉。  相似文献   
107.
背景2008年7月,新教育第八届研讨会在浙江苍南举行,郑桂华老师应邀在会上执教小学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  相似文献   
108.
《生物学教学》2008,(4):76-76
据2007年10月31日《文汇报》消息,该成果以华东师范大学赖玉平博士研究生为并列第一作者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ANS)》上,日前被权威杂志《自然·微生物学》评为微生物学领域2007年上半年的杰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9.
《生物学教学》2008,(5):76-76
综合雅虎网2007年9月29日消息和20007年10月9日上海《新闻晨报》报导,以陈中原和王张华两位博士为首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地貌学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英国达勒姆大学宗永强博士以及复旦大学的陈淳教授合作,对太湖流域杭州湾附近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跨湖桥进行了考古,相关成果以名为“沿海沼泽地的刀耕火种和治理成就中国东部最早的水稻文明”的论文,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0.
齐幼菊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F0002-F0002
齐幼菊 女,出生于196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硕士,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其他社会兼职有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电大理工教学研究中心组副组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