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从华南虎事件考察中国新闻传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虎事件作为2007年度中国新闻传播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多元延伸的新闻事实,更展现出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社会价值的结构性变化。这一价值重构正在对中国社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2007年10月,由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引发了网民的质疑,天涯社区、百度等帖吧一时帖子满天飞,“挺虎派”和“打虎派”展开激战,双方甚至开始彼此的人身攻击和谩骂,网友、专家、官员也都纷纷加入其中。华南虎是否存在的争论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我们看到的一场网络上的闹剧。许多狂热网民认为周正龙造假,并对其进行辱骂,其行为已经超越了理洼和民主的精神,显示了一种以群体力量压制个体的“网络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93.
人鸟情依依     
夏飞 《教育文汇》2007,(9):44-44
今天,我准备给学生上《珍珠鸟》。说实话,对于这篇散文,我起初并不是十分喜欢,因为在我看来,它既没有《安塞腰鼓》的恢宏壮观,又没有《华南虎》的浓烈抒情;既没有《登上地球之巅》的惊心动魄,又没有《伟大的悲剧》的曲折情节。只有在描写珍珠鸟与作者建立信赖关系后,“嗒嗒”啄着作者颤动的笔尖时,语言才渐趋活泼、但较之《丑小鸭》,我总觉得它好像还是少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94.
在闽西散文作家中,马卡丹先生是极具独特思考的一位,特别是他的文学视野非常开阔,他把目光投向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客家本土以及对梅花山华南虎这一人类珍稀物种保护的疾呼,很值得大家借鉴.文章通过对马卡丹散文文本话语的剖析,力图较好地把握其良好的创作势态.  相似文献   
95.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产物。读者在试图接近诗人心灵的时候,也需通过诗歌精练的语言外壳,深入剖析其思想情感的内蕴。这一过程,正如“探骊得珠”。同样,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时候,应“披文以入情”,让学生录章摘句,由诗歌的关键语句入手,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深幽之处,去探寻那藏之甚深的情感之珠。《华南虎》一诗中,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借虎喻人,充分表现了在“文革”那一特殊历史时期,诗人深邃的思考。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华南虎》一诗的思想内涵,可让学生“寻章摘句”,抓住关键语句,层层剥笋,逐渐进入诗歌的思想内核,觅得真珠。一、感知形象,梳…  相似文献   
96.
陈永杰 《金秋科苑》2008,(15):41-41
“扬子鳄和其他濒危动物的不同之处是,扬子鳄是低等的爬行动物,它的一些野外生存的能力是先天就具有的,如冬眠前的打洞是不需要后天学习的。而其他的动物,如华南虎的野外生存能力是需要母虎传授的。”  相似文献   
97.
1、J.R.史密斯vs花和尚·鲁智深关键词:爆发力相似度:四颗星人物对照:倒拔垂杨柳,"花和尚"鲁智深靠的是异乎于常人的瞬间爆发力;发飚三分雨,"人工智能"J.R.史密斯同样靠的是迥然于众生的单打超能力。爆竹式沾火就着的脾气,逆天般攻城掠地的突袭,把鲁智深和J.R.史密斯划上等号,笔者自以为不会有球友们反对吧!2、帕特里克·米尔斯vs鼓上蚤·时迁关键词:敏捷身手相似度:四颗星人物对照:智赚"金枪手"徐宁祖传传家宝"赛唐猊"无敌铠甲得手,时迁果然不负水泊梁山正军师"智多星"吴用的厚望,这只"鼓上蚤"的钻檐绕梁术还真是了得;火线加盟新疆"飞虎队",从"开拓者"生力军军营  相似文献   
98.
在湖南出现"华南虎"的假新闻尚未尘埃落定,又一离奇、荒谬的言论引爆了舆论.据<东方今报>,北京-位房地产商通过媒体放言:与其每年花十多亿元维修,不如干脆炸掉故宫.彻底改造成建筑用地,大大解决北京土地资源匮乏引起的房价暴涨.  相似文献   
99.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0.
商洛地区华南虎的变迁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霞 《兰台世界》2013,(11):108-109
从先秦到清末,随着历代狩猎伐木活动的持续,华南虎栖息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尤其是清乾嘉年间大量的流民涌入商洛地区毁林种植,致使华南虎数量迅速减少,分布地域逐渐缩小,民国以后该区则虎迹难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