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乐府诗《卖炭翁》,语言浅近,寓意深刻。诗人运用了许多文学手段去表现,增强其艺术魅力,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举。因为对偶句经常同时用到对举手法,常常有人将两者混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卖炭翁》的三个法文译本,探讨了其中的时态翻译问题。译文中对于现在时的大量使用,未能准确传达原文中的时间意义,对于法语读者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重视翻译中的时态问题,理应成为翻译界的关切。  相似文献   
13.
吴志荣 《语文知识》2006,(11):37-37
白居易《卖炭翁》中有“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之句。读到这里有人会问:“卖炭翁为何不直接将牛车赶进市场.边歇息边卖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我国古代的商业制度说起。  相似文献   
14.
借鉴孙绍振老师的“还原法”深入解读《卖炭翁》:对比故事原型,探究典型情节;发现矛盾点,咀嚼情感的不寻常处;想象空白处,推测人物命运。逐步引导学生探寻艺术的感人力量。  相似文献   
15.
唐朝时期,我国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阶段,此后古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另一个时期,这时,宫市等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毒瘤在宦官和藩镇的"呵护"下存在着,白居易笔下小人物卖炭翁的命运就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唐朝社会的变化。通过卖炭翁映射了更多的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悲苦遭遇,文章分析了"宫市"产生的社会大背景以及它的本质和危害,并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以期对于社会主义的税收制度的合理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并通过查字典、辞典了解诗句意思,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感悟作者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18.
初冬     
绵绵的雨,微冷,拉开了冬的序幕,拉开了思的帷幕。初冬的雨,滴滴如晶莹的水钻,落在台阶上,碎成一朵花。天空清白如纸,数条黑云飘忽其间,似一幅底蕴深厚的水墨画。而人间,已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了。南方的冬天很少下雪,但在电视上会看到北方的雪景,望着那如精灵般的雪,会想到谢道韫那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唐代长安地理背景具备真实性.宋敏求《长安志》、吕大防《长安图》、当代唐长安城考古发现,对于了解《卖炭翁》诗中东市-大明宫地理,具有决定性作用.《卖炭翁》具有突出的故事性,包括情节发展的铺垫与突变,同时通过生动传神的人物容貌、动作、心理描写,刻画出勤劳、朴实的卖炭翁形象,霸道、轻佻的宦官形象.  相似文献   
20.
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第126页注释(8)"[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其中这里的"太监"一说似有不妥。据《汉语大词典》《辞海》,"太监"在唐代是官名。唐高宗时,曾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主官称大监。古常以"太"作"大"。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认为"大监"即"太监"。辽代南面官太府、少府、秘书、将作、都水等监长官皆称太监。元代艺文、太府、秘书诸监亦以太监作为主官,这些官员都不是宦者。而从明代开始,才在宦官所领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其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官民等大权。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内务府,权力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