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90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汉代博戏与赌博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赌博与博戏活动在汉代十分盛行,上自宫廷百官,下至民间里巷,许多人都迷恋于此。汉代博戏方法相当丰富,除传统的投箸和投毙外,还产生了一些棋类等变种,是中国古代博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博戏兼有赌与戏的双重性质,与今天的赌博活动并不一样。  相似文献   
22.
章的前半部分通过考证,进一步论证了《戏赠杜甫》一诗非李白诗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李杜关系予以重新检视,认为李杜的交情的确很好,但并没有达到后人通常认为的“知音”程度。而正确评价李杜友谊,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诗歌及创作主张、思想经历,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3.
王童导演的绝大多数影片中都会涉及到与"性"、"戏"、"死"有关的场面,"性"、"戏"、"死"成为了王童电影中的重要情结。这些情结表达了特定的内涵,有其精神分析学的根源。  相似文献   
24.
《徽州女人》中“女人”命运的悲剧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有悲剧精神和悲剧艺术,《徽州女人》属于悲剧艺术,"女人"是悲剧人物。悲剧精神具有民族特征,中国的悲剧精神强调道德内涵,悲剧人物对于不幸命运的抗争,其形式是多样的,包括明火执仗的拼斗、巧妙周旋和隐忍退让。  相似文献   
25.
传统黄梅戏源自生活,始终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传统黄梅戏的艺术生成深受安徽民歌的浸润,以及安徽戏曲和民间艺术的涵养,充分汲取民间艺术养分,移植其形式,承传其内容,实现由"歌"到"戏"的艺术嬗变。  相似文献   
26.
"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经过不断丰富、传抄演绎才逐渐定型,故事的起源是先秦时期《吕氏春秋》"大鼓有寇";两汉时期,司马迁《史记》中添加了"烽火"因素,同时将故事内容进行丰富,经过历代演绎与流传,到明清时期遂成为"信史"。  相似文献   
27.
28.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郑玉兰主演的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是濮本信先生根据柔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笔者结合这个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展开分析,以求发掘这部黄梅戏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探讨当黄梅戏作为剧场艺术时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中国现代史人物讲授时应遵循的原则及人物讲授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0.
本以大量书证证明“博饮”、“饮博”曾是常用词,义为“赌博饮宴”,较早见于《汉书》。自此以后,习见于载籍;然而,辞书失收二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