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时间上午10点(北京时间下午2点),俄罗斯盛大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及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正式举行。  相似文献   
52.
曾经听过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前线的工事里,战士们坚守阵地已经几个月了,其间,击退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面对的是饥饿、寒冷和疲惫。一天,一个战士忽然发现弹坑边有一棵小草,在风中瑟瑟地抖动,草尖还顶着一朵小黄花。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棵小草移栽到工事的透气孔旁。所有的战士都像爱护亲人一样关心她,每天为她培土,浇上仅有的一点点水。终于,小黄花绽放出了笑脸,给坑道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而战士们也仿佛感到了浓浓的春意,他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增强了胜利的信心。  相似文献   
53.
人们在谈及苏联的历史时,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苏共在2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20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在2000万人的时候,却迎来了苏联的解体。人们在为之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对苏共倒台、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诸多的分析,但有一点人们或许没有注意到,在整个苏联时期,存在着一条苏共干部的特权利益递增规律,正是这条规律,  相似文献   
54.
亲吻阳光     
生如夏花般绚烂,一个老人如是说。我想,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可引导他人的价值,因此,我崇敬尼采,虽然人们都说他疯了。正常人没一个想做太阳,可是,万物生长却离不开太阳。尼采永远不可能成为太阳,但他去实践,实现了人对光明与火热的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55.
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的一位侦察兵被派往前沿阵地侦察敌情。当时的天气很不好,不停地刮着寒风。阵地前面那片树林的树枝随风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侦察兵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树林里的动静,忽然发现了可疑的情景:一根树枝不是顺风倾斜,而是逆风而动。这引起了他的  相似文献   
56.
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强人文中心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在人文中心展出的有关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史料和文物中,引人关注的是毛泽东之子毛岸英的档案。中国国内曾有说法称,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毛岸英曾任苏军坦克部队连指导员,并参加了多次战役,甚至打到了柏林。然而,一份右上角标注“秘密”字样的档案,却给出了不同答案。  相似文献   
57.
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两次高潮,在战时阶段的创作中,突出了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主题;战后由于某些社会原因,创作陷入低潮;六七十年代重新繁荣时,战争文学已转向对人的价值的探索,关注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尤其是关注普通苏联兵士兵的生命。着重表现战火中生命的可贵,表明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58.
孙丽新 《世界文化》2012,(12):30-31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国曾引起轰动。该片描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北方某火车站附近红军准尉瓦斯科夫率领高射机枪班的五个女战士追踪歼灭潜入后方企图破坏铁路的德寇的故事。作品再现了战争中妇女的典型形象,通过她们体现出奋起同法西斯进行神圣战争的全体前苏联人民的意志。这部电影伴随了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正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认识和感受到了前苏联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时隔数年,重读经典,一种对俄罗斯文化的怀旧情绪跃上心头。  相似文献   
59.
《全国新书目》2013,(12):126-129
大元帅斯大林(修订版) [俄]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著 何宏江等,译 2013年11月出版/198.00元 ISBN978-7-5097-5218-0 本书是迄今为止比较全面、客观地记述斯大林的一本著作,同以往的或是过分美化或是故意诋毁斯大林的图书有明显的不同。该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详细描述了斯大林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人民英勇战斗,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过程。  相似文献   
60.
在1941-1945年的苏联卫国战争中,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反击德国法西斯,苏联十分注重挖掘俄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崇“民族英雄”,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二是推行“泛斯拉夫运动”,建立了斯拉夫民族反德一战线;三是调整宗教政策,利用东正教的精神凝聚力,实现了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