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5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小A,七百块钱在预算内小A档案:女,1983年生,福建泉州人,北京某师范大学,历史系,即将毕业。她的简历极其简单。只有一张纸。四年平淡,让小A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她便老实地做了一张纸的简历。“打印很便宜,一毛钱一页,我做10份也就一块钱。”小A说,“在学校,花在简历制作上的,加起来十块钱都不到。”一开始,小A还有点惴惴,毕竟手上的简历太薄了。但后来一件事,让她拿着自己的简历,也就坦然了许多。她的一个同学,做了彩页简历,有厚厚的十几页,装祯得很精美,需要五块钱一份。那天,小A陪同学一起去复印店。小A印了十份,还不及人家一份简历贵。可…  相似文献   
52.
当我们在酝酿这篇按语的时候,媒体披露了广东某市用假造低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消息。报纸还附上一幅照片,照片上一群学生拿着笔和本,仰看着兵马俑在记着什么。这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中学历史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如何研究。这大概没有什么争议。编辑部收到过很多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稿件,这些活动的主题和形式之创新是前所未有的。但阅后我们总感觉,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缺少些学科特点,即: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应该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200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我们应当根据这些要求进一步探索和落实具体的、系统的、可操作的目标。例如:判断历史资料,“判断”至少包括真伪和价值两个问题。像秦兵马俑这样大的物都有假造(假造与仿制品是两个概念),都冠冕堂皇地拿出来做为历史实物教育学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置疑能力?正在实验使用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一“教学活动案例”——“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案例的主题是好的,提供的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做为历史学科的活动,目标之一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调查所获资料的真伪和价值问题。历史的真实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吗?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提供的材料都准确吗?有没有主观认识的成份?哪些可以做为第一手材料?哪些只能做第二手材料?还要用哪些方面的材料加以证实?如果没有具体的学科目标,这样的活动是否也可以列入思想政治课的范围?在史学研究中,对历史事实的认定与现行司法认定有很多思维方面的共性,这也是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存在价值的一个方面。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中学生很快就具有这种判断能力,学科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有一个渐进过程的。本刊认为,上海方面有关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探索就具有学科意义。聂幼犁、於以传等人对研究性学习的分类也有可操作性。例如,他们提出的“即时调整”式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就是一种挑战。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有很多原始思想。如何呵护这些有智力价值的思想萌芽,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教师的育入水平和学识水平也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充分的展现。读如果仔细阅读一下这组章,一定会有所感触。上海的这组章包括“两类四种研究性学习”的九个案例。这九个案例是在全市一百多个案例中筛选出来的,各具特色,专家的点评也绝非客套。本刊将陆续刊出。刊载上海市的研究只是一块“砖”。本刊真诚地希望全国各地的教师们积极参与。您可以自论目标体系问题,也可以对他们提出的“目标纲要”品头论足,使目标进一步学科化、具体化和可操作。本刊也非常欢迎各地能够提供“案例研究”,可以按上海的案例格式撰写,“专家点评”则由本刊出面邀请。我们希望各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师都能关注这个课题。高等师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本刊这样搞教学研究,您是否有兴趣?  相似文献   
53.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5,(1):F002-F002
赵世瑜,男,汉族,无党派,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条并留校任教,1984年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明清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4年攻读民间文学专业民俗学方向博士研究生,1997年获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54.
1930年夏,胡乔木与季羡林同时考入清华大学,胡乔木考取的是物理系,因其喜欢文科,入学后随即转入了自己少时就钟爱的历史系。季羡林则考取的是外语系。后来胡乔木与季羡林两人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投身革命,然后是久赞枢机、管领意识形态;一个自甘寂寞、矢志学问,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55.
编辑荐书     
《基础教育课程》2012,(9):79-79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杨照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杨照,本名李明骏,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侯选人本书以近似对话、日记、独白的形式抒写了父女俩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父亲、母亲、女儿三口之家的生活札记.  相似文献   
56.
2013年初冬,具有悠久历史的苏州迎来了一场极具时代气息的学术会议——首届全国公共历史会议,似乎在昭示着某种古老记忆与现代精神的对话。这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金融博物馆、新历史合作社协办,中国基金博物馆承办;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新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  相似文献   
57.
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县级"巾帼建功英雄",市级"优秀德育工作者"……这一串荣誉的获得者是一个秀气聪颖、充满激情的"小姑娘"。她叫邓小玲,溆浦县水东镇中学教师。说她"小",是因为她身材小巧。2001年7月,邓小玲毕业于益阳师专历史系,同年参加工作。刚走上讲台,上课并没有她想像中顺利。还记得刚刚上完第一堂课,她哭了。如何教好历史?如何教好面前这些可爱的学生?她一边打电话向母校的恩师讨教对策,一边虚心请教学校的历史老师……慢慢地,她把握知识、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她还结合趣味教学法,把历史上发生  相似文献   
58.
王银田,1957年生于大同,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大同市博物馆副馆长,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现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史学会理事,山  相似文献   
59.
高朋 《历史教学问题》2003,(2):13-15,28
2002年2月4日北大历史系举行春节团拜会,我们作为校友系友,有幸又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恩师张芝联先生。他在历史系可称资深教授了。1951年他从上海到他的母校北京燕京大学任教,次年院系调整仍留在北大,至今忽忽半个世纪了。如果从他大学毕业后执教鞭算起,则已超过60个春秋。张先生属马,2002年是他的本命年,虽然已度过了七个轮回,但始终保持饱满的活力,神采不减当年,我们真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60.
冯立 《大学生》2016,(5):59-61
我是清华历史系的博士生,按学校安排2015年年初,我第一次做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探讨中外古今教育史的课程。实感自己知识结构之不足,插空补课仔细阅读了一百余种书籍。我希望依时间脉络,梳理这一阶段中的几本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