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71篇
科学研究   6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维格纳(Eugene Paul Wigner,1092-1995)因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对称性基本原理的发现和应用,获得了196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梅耶(Maria Goeppert Mayer,1906-1972)和詹森(Johannes Hans Daniel Jensen,1907-1973)因发现原子核壳层结构共同分享了196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奖金。  相似文献   
22.
恩里科·费米(1901~1954),193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2年创造了第一次原子核的链式反应.费米还是一位善于启发人的教育家,他提出一种处理难题的思维方式.他说,你听到一个问题,可你对问题的答案丝毫都不知道,你肯定会认为所提供的信息或已知条件太少了,因而无法解决.但是这个问题被分解成几个次级问题,每个问题不用求教专家或书本都能解答时,你就接近于得到准确的答案.这类问题称为费米问题.  相似文献   
23.
原子弹   它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4.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F0002-F0002
瓦尔顿(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1903-1995)和科克罗夫特(Sir John Doug1as Cockcroft, 1897-1967)因利用人工加速的亚原子粒子进行原子核嬗变的开创性工作,共同分享了195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建立物理模型是科学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想像、类比等论证提出的,下列关于物理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6.
霍夫思塔特(Robert HofStadter,1915—1990)因开创电子与原子核散射方面的研究并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概貌,穆思堡尔(Rudolf Ludwig Mossbauer,1929-)因研究g辐射的共振吸收并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穆思堡尔效应,共同分享了196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7.
28.
29.
原子物埋部分的知识特点是“点多面宽”,考查该部分知识的特点是“考点分散”.原子物理部分虽说不是主干知识,但每年的高考必有一道试题,主要是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辨别方面进行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从近几年的高考看,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0.
一、什么是穆斯堡尔效应穆斯堡尔效应是由前西德科学家R·L·穆斯堡尔在1958年发现的,由于观察到的共振线宽非常窄,故此现象几乎立即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三年之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仅仅32岁,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穆斯堡尔效应。对穆斯堡尔效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