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70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考情分析】专题热度:☆试题难度:☆☆高频考点:中国古代和近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演变历程与启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同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关系。考题类型: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考查特点:所考试题多以文字、图表等新材料为载体,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  相似文献   
102.
讯息点击     
《档案》2015,(1):63-64
赵逵夫先生向甘肃省档案馆捐赠书法作品和图书近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逵夫先生向甘肃省档案馆捐赠书法三幅,图书50余册。据悉,此次捐赠的书法作品是原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同志为赵逵夫先生撰写的,其中二幅是书法原件,一幅为复制件;捐赠的图书包括赵先生个人著作和他整理编校的前人著作,其中包括他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文学编年史》,"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先秦文论全编要诠》和《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等图书,此次捐赠不仅丰富了馆藏,而且对省档案馆进一步研究整理甘肃历史文化提供了有益帮助。赵逵夫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  相似文献   
103.
当代学界乐于重释古代文学经典,并渐成燎原之势。该种重释之风非但无助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重建,相反极有可能生误导之效,具体表现为对理想主义的淡化,对纵欲主义的强化以及对载道意识的异化。高校讲坛有责任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予以适当拨正,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得以助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重塑。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主干课程,也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展示古代文学教学、科研水平的良好平台。因此,全国各地高校大凡设中文系部者,皆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或是在教材的选择编排上下功夫;或是在内容重点和难点的设置讲解上做文章;或是在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上出新意,诸如此类的方法不胜枚举,其核心就是围绕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努力寻求更为优质的教学效果。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成为精品课程之一,同时也打造了众多的古代文学优秀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05.
比较分析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形成并证实新的认识的重要途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相近或相异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等进行差异比较、同异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可以体现各自鲜明个性,加深学生的感知体验,使认识达到质的飞跃,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多元化教学的需要.这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乡土意识与地域自豪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大文化与小传统的辩证统一及客观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7.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有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学,而这些极具价值且展现民族文化的古代文学也通过语言及文字等方式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古代文学为我国现代文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素材和参考,因此,研究古代文学传播方式有着深远意义。就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8.
一帆 《科学生活》2014,(12):40-43
《科学生活》: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否源于您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吴老师:我父母从事的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接近,我父亲是在恢复高考后考上华师大中文系的,他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古汉语。我之所以选择国学研究也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只不过,父亲侧重于文学,而我侧重于历史,但都在传统文化的框架内。我母亲学的是中医,我在高中的时候就通读了母亲上大学的《医古文》教材,我高三毕业那年,把我父亲大学四年学的古代文学的文选、古代汉语等与古文相关的教材也都通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109.
孔英民 《科教文汇》2014,(19):35-36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是一门充满前贤智慧,集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程。但是从现状看,很多学生对该课程并不满意。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适应现代环境,寻找正确的教学相长的方法以提高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0.
乐明 《上海集邮》2014,(12):8-9
12月1日《元曲》元曲又称词余、乐府,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类文体。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手法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