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73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41.
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美育是一把金钥匙,是古代文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重德育、智育而弱化乃至忽略美育的现象.作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发展美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从观念上真正重视美育,注重人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注意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其审美创新精神等对加强美育建设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43.
从诗歌文本入手,通过对诗歌所描写的亡国之象、宗族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哲夫”与“哲妇”为周幽王及其宠妃褒姒及周幽王友戎狄、仇诸侯等问题的分析,并以《瞻 》与《召旻》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同为佐证,详细论证了《瞻 》一诗的具体创作年代为马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后,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前,即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顷;而《板》与.姥是周幽王九年(前773年)至十一年(前771年)之间的作品。  相似文献   
44.
清人叶燮说:“文章千古事,苟无胆,何能千古乎?吾故曰:无胆则笔墨畏缩。胆既诎矣,才何由而得伸乎?”有胆者有摇山撼岳、翻江倒海的,也有踏雪无痕、履水无迹的。明末散文家归有光当属后一种。他的散文风韵疏淡,清而能瘦,感情真挚,悖理逆情的用语,更是风味  相似文献   
45.
《永州八记》的一组优美的游记散文,作品具有三个特征: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情感的丰富蕴涵和如诗如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46.
吴心田 《华章》2011,(11):25-25
【选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相似文献   
47.
教授风采     
<正>刘学忠教授 刘学忠,196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分配至阜阳师范学院中文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2000年评聘  相似文献   
48.
罗筱玉 《文教资料》2011,(18):47-49
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当前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古代文学课程责无旁贷且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因而发掘与:軎育古代文学课程所内含的丰富的人文意蕴的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需重新审视与设计古代文学课程目标,让该课程内蕴的人文精神“走进”大学生的生命.使其理解和感受到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借鉴古代书院教育“对话”式教学,通过经典文本阅读的个案法训练.指向人文主体自身素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9.
结合自身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和设想.文章认为高师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结合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实际,调整、修订或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加大作品讲析、研究及相关训练与考查的力度,注重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的传授,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传授.  相似文献   
50.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主要是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专题类选修课程构成,三者相互补充,大体上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的文学面貌和古代文学课程的体系性。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