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25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从江西省近年来的考试来看,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所占的比重都有增无减。拿中考来说,现代文阅读30分,古诗文阅读14分,占了总分的36.7%。但中学生普遍都反映阅读是语文试题中最难做的部分,失分也是最严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8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学习较被动,仅仅停留在背诵和默写上,难以感受古诗文的真正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83.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能够体现出相关教育部门在实际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但根据实际古诗文教学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长久以来,古诗文的教学内容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组成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比较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底蕴,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善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高中语文古诗文现在存在的教学状况为背景,根据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相关内容部分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参考依据,针对传统文化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4.
在孩童时期能大量地记诵古诗文,对人一生的治学修身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在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学生要排除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的大障碍,体会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抓关键词、句让学生理解古诗,为古诗配插图,把古诗文搬上舞台,结合诗词意境开展创作活动等,都是古诗文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阐述古诗文教学的现状,针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特点,结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出了注重创作背景的故事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学习古诗文以及古诗文教学的多元化等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以便同仁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6.
孙玉山 《新读写》2011,(9):50-51
丁雨涵,女,上海市上南中学高二学生。爱好读书,喜欢写作和朗诵。曾获第六届浦东新区古诗文大赛二等奖,“魅力汉语”中华诵、读、讲大赛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87.
陈霭生 《新读写》2011,(4):44-47
出自孟宾于《公子行》:“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相似文献   
88.
陈霭生 《新读写》2011,(3):46-49
出自杨士奇《刘伯川席上作》:“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相似文献   
89.
许增 《现代语文》2011,(1):152-152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分量。学习古诗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这些经典之作中蕴含的人文思想,感受到古典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相似文献   
90.
裴新媛 《现代语文》2011,(10):79-80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安排古诗文50篇,其中古代诗词34首。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古代诗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代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情感的结晶,生活的折射,历史的回眸。阅读优秀的古代诗歌,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