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今传媒》2010,(6):29-29
黄涛(1920年8月9日—2008年8月9日),人民编辑家,原战士出版社(今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山西平定人。1937年9月参加革命,在军队中长期做宣传教育工作。1950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工  相似文献   
12.
乾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赵翼,撰有《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等历史研究著作。其间,既有统观全史、评判得失、以古鉴今、通经致用之类内容,又有立足于“史”之本体,对史传叙事方法的探究。尤其可贵的是,瓯北根据大量史书编撰实际,归纳出了七种叙事方法,即:直叙法、类叙法、带叙法、附传法、家传法、回护法、春秋法。反观史学界,关于如何研究历史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至于如何表现历史的论析,却难得一见。瓯北对史书传统编撰方法的研究,无疑丰富了历史学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遗憾的是,赵翼于二百年前提出的研究命题,至今仍应者寥寥。这其间失落的,恐怕也不仅仅是思想与传统。文章将散落于瓯北著作中的七种叙事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并逐一剖析,希望在“藉史明义”的同时唤醒沉睡的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3.
"依史以演义"虽是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规范,但小说家们却并不拘囿于此,他们不但对历史素材进行大胆的剪裁取舍、规划布局,还会通过"移花接木"或"张冠李戴"的手法对史实进行"移植",从而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意图。情节"移植"这种手法在历史演义小说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即史传文学中的虚构、戏剧改编中的变通、民间编创中的套用。在这种文化土壤中,历史演义小说家们将其运用得得心应手,并创造出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塑造出一大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由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教授著述的《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两年来已印刷18次,发行50余万册,成为中宣部、中组部向全体党员干部推荐的重点图书,成为众多高层领导争相传阅大力推荐的一部作品。从文章学和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本书作为"长篇小说"来看是"悖体阅读",作为"大散文"来看属"跨体阅读",作为"史传"来看才是"适体阅读"。因为,它虽带文学性却并非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是实录的史传体文章作品,是凭档案文书创作的一部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的信史。  相似文献   
15.
<正>学完《项羽本纪》(苏教版节选),学生提了三个问题:(1)霸王别姬,"悲歌""泣下",谁人听得见得?如何可以记入史册?文学与史传的区别在哪里?(2)"本纪"记帝王朝政兴衰,项羽并未建立统一政权,如何可入"本纪"?(3)杜牧诗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自刎是否是怯懦的表现?这三个问题在课堂研习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涉及了阅读鉴赏、探究、评价诸方面,文言教学该如何应对?朱熹提出"深务涵养""玩味践履",目前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传"体是在汉代经学潮流背景下兴盛的一种为阐释儒家经典而出现的文本,即经传。传统观念认为,司马迁《史记》是史传体裁的创立者。《伯夷列传》作为《史记》列传的第一篇,因为体例和写作方法迥异于《史记》其他列传,被视为《史记》列传之"变体"。然而通过对汉代经传向史传发展过程的基本梳理,及对《伯夷列传》文本进行细致研究,可以发现《伯夷列传》并非是后出列传的"变体",而是在经学背景下较多保留了经传的形态。并通过《伯夷列传》的经传形态,初步探视《史记》列传的文体特征深受经传影响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吴敏莉 《语文天地》2014,(12):45-46
所谓比较,就是既要探究事物之间的共性,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差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学生在比较中知人论世,不但可以体会差异,把握特点,还可以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一、比较生平境遇,梳理诗情变化刘勰认为,文学受现实制约。不同时期的作品由于作者生活境遇的改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史传材料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经历。  相似文献   
18.
历史演义之所以在明代生成,1.受惠于前代的讲史平话和历史剧;2.得益于悠久深厚的史学传统;3.契合了作家及社会受众的审美文化心理;4.具备了适宜其生存的外在政治文化氛围;5.受到了商业经济特别是出版印刷业的刺激和促进。在把握历史演义的文体特性及其演化规律时,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方可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就是一座蕴藏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养料的宝库。先秦两汉史传散文则是这座宝库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阅读优秀的史传散文,我们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把握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