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74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991篇
教育   275138篇
科学研究   18579篇
各国文化   716篇
体育   7656篇
综合类   7424篇
文化理论   1397篇
信息传播   17035篇
  2024年   862篇
  2023年   3529篇
  2022年   3158篇
  2021年   4260篇
  2020年   4651篇
  2019年   6137篇
  2018年   3266篇
  2017年   5904篇
  2016年   7248篇
  2015年   11012篇
  2014年   24963篇
  2013年   26087篇
  2012年   28723篇
  2011年   31194篇
  2010年   24778篇
  2009年   21867篇
  2008年   26656篇
  2007年   18640篇
  2006年   13405篇
  2005年   12890篇
  2004年   10926篇
  2003年   9880篇
  2002年   8381篇
  2001年   8165篇
  2000年   6626篇
  1999年   1370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649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373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9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始终如一的下意识、如痴如醉的情感和连续的知识脉络通衢,是教育得以发生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让学生认识"有价值的数学"对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消除恐惧和厌恶效果明显,教学中教师要有的放矢传递数学之于培养人理性思维、蕴育普适方法论等方面的价值,发挥数学学科对人的优质品格和关键能力塑造的积极作用,渗透数学对于其它学科的支撑以及以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为载体传递人文关怀方面的价值.利用好"有价值数学"的导向功能,借助"有价值的数学"的渠道进行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5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幸福、积极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农村小学生各方面能力距离市区有很大的差异性,老师很难开展统一的教学,学生很难开展有效的幸福兴趣学习,因此,进行了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效的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展示了学生的个性风采,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地互促学习,多边地互动学习,责任明确地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当前,我国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而在众多要求中团队精神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求职、从事行业工作必备的条件。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其专业学习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与目的性,在为中职生开展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课程标准对当前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标要求深化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重点,探究如何在当前素质教学环境下,将自主互助的合作学习,有效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最终促进课堂教...  相似文献   
60.
随着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再止步于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进一步传授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技巧与生存之道。然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比较呆板,它强调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过分要求其他,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悖。因此,为了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添加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