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67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25619篇
科学研究   2099篇
各国文化   167篇
体育   896篇
综合类   1354篇
文化理论   214篇
信息传播   2387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1017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533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2131篇
  2013年   1584篇
  2012年   2118篇
  2011年   2304篇
  2010年   1990篇
  2009年   1991篇
  2008年   2402篇
  2007年   2030篇
  2006年   1609篇
  2005年   1546篇
  2004年   1419篇
  2003年   1294篇
  2002年   1187篇
  2001年   930篇
  2000年   749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尽管沃卓斯基兄弟坚决地声明拍完三部《黑客》后就终结这个系列,但是它所引起的震撼与回味恐怕不会就此终结  相似文献   
52.
“反传统”是飘荡在20世纪哲学发展中的一个“幽灵”。对哲学传统的反叛,开掘出哲学的新景象,但又封闭了哲学的历史行程与未来发展空间。哲学传统与现实关系的解决,是21世纪哲学发展的理论前提与出发点。当代哲学,要有承续传统的自觉意识,应在传统与现实的相互照观以及相互转化中丰富哲学的内涵与理解,同时要在多维视野中把握传统,才能使传统成为哲学创新性发展的激发因素。  相似文献   
53.
东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在内容、结构及其发展轨迹上各有其特点,其差异的哲学基础在于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不同;西方为以“民法”为主体的私法精神和法治精神,东方(中国)为以“刑法”为主体的公法精神以有治国方略上“德主刑辅”的人治与德治结合的精神。东西方法律文化相结合的理想模式应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保持法律文化先进性的关键在于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54.
对于复杂的诊断对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模糊神经网络结构,该神经网络结构集成了一系列模糊神经子网络,来完成故障分类任务.文中以某高温硝酸冷却系统为诊断对象,以系统故障树为设置子网的基础,建立了含有多个子网的复合模糊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的好坏,会影响到其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因此在幼儿尚未形成稳定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前,应把握培养时机,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有的放矢,使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长期以来,守门员没有得到他应得的重视,这主要是对守门员在队内特殊的位置缺乏了解。人们经常这样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如“你去守门是不是疯了”,这对理解守门员的作用没有一点帮助。幸运的是,现在事情的情况与以前不同,人们对守门员技术的了解大为增加,同时也认识到优秀守门员必须拥有特殊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7.
58.
59.
人的活动是按照真、善、美的尺度来进行的。真、善、美折射着人的活动特点 ,内含着人的本性追求。当代社会发展中 ,真、善、美存在着分离性倾向。哲学应以自身的理性力量 ,为人们疏凿走向真、美、美的道路 ,提供人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合理原则与生存方式。实现向人类真、善、美追求目标的指归 ,是当代及未来的哲学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60.
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旧哲学是脱离实践的哲学,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方面的东西夸大为脱离人和现实世界的抽象精神实体;旧唯物主义也由于他们的世界观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所以他们都没能科学地解释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问题在原则上作出了较科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