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08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2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美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美国消费社会建构的三个关键领域——媒介影像、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成为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景观。《白噪音》展示了后现代美国社会的两大消费行为——看电视和购物,同时,揭示了美国大众文化甚至学术研究也趋向商业化。这些异化消费使得人们丧失了主体性,陷入了精神空虚、焦虑、孤独与异化,并导致垃圾激增、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42.
唐庆华古体诗作在题材、主旨、情景、理趣以及语言技巧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表现功力,他的诗作在保持诗歌传统的同时,做到了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对古体诗歌在现今时代的流变做了有益的尝试,这对彰显民族文学精华,启迪后来才学追求颇有稗益。  相似文献   
43.
44.
《唐摭言》,《唐才子传》所载李洞事迹有所讹误,如李洞在昭宗时并无凡三上不第之事;裴贽也并非因科场上有意屈抑李洞而遭无子的无谴,李洞之不第,乃与其崇奉贾岛,考场上的唐突之举,及其诗风的奇峭苦涩为礼部所厌恶有关。  相似文献   
45.
历史学家在研究唐代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正史如《新唐书》、《旧唐书》、《通鉴》所记载的史料比较重视,对于野史则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对《唐国史补》的分析研究,以为其虽为野史,但由于成书时闻、作者经历等原因,经认真取舍具有正史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失为一部研究唐史的重要史料书。  相似文献   
46.
本根据苏轼《卜算子》一词自宋以来的阐释资料,探讨了这首词在读解释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并借以论述注释宋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7.
受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唐女子教育在承继以往的同时开始了新变;教育面上的相对普及,教育内容上的“德”,“才”并行,以及家庭熏陶式的教育方式共同反映出中唐女子教育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48.
隋代历史虽短,但具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面貌,它主要以楷书碑志体现。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它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上承两晋南北朝遗风,下启唐楷尚法先河,可作为我们继唐楷和魏楷之外的楷书学习典范。  相似文献   
49.
今年4月初,我有机会在杭州听唐彩斌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这节课的重点是沟通整数和分数的联系,从单个物体的平均分、多个物体的平均分概括出单位“1”,借助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理解分数的意义,感受两种单位“1”的不同。而相同的分数所表示意义的不同,凸显单位“1”在分数中的重要意义。师生之间富有活力的、生动真切的课堂互动,让我感到兴奋,甚至激动,从内心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多好的学生!多好的教师呀!”“多么富有时代气息!”这种教师真切而全身心地投入、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的教学情境,我认为才是教与学的真实的美。  相似文献   
50.
大唐一代,经济发展昌盛.社会文化基因释放,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女性展现出生机勃勃、自由轻松的气象.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更是新时期的代表,她们个性鲜明独特,光彩照人,唤醒了女性的生命意识.她们都勇敢的追逐自己的爱情,表明了对爱情的忠贞不贰.唐传奇中对女性的重新定义是超越阶级超越性别界限的,甚至某些观点可与当代女权主义看法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