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教育   34214篇
科学研究   2250篇
各国文化   137篇
体育   1012篇
综合类   1324篇
文化理论   150篇
信息传播   2706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642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774篇
  2015年   1227篇
  2014年   2768篇
  2013年   2556篇
  2012年   2876篇
  2011年   3395篇
  2010年   3185篇
  2009年   3005篇
  2008年   3440篇
  2007年   2640篇
  2006年   2135篇
  2005年   1695篇
  2004年   1734篇
  2003年   1632篇
  2002年   1396篇
  2001年   1178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过程,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中所进行的认识、加工、创新活动。例如一篇文章,感觉知觉只能反映它的语言文字、自然段落:而思维则能在此基础上透过文字的表面意思,反映全文段与段之间、首尾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反映各部分的主要意思和全文的中心思想,能反映它的体裁、结构、写作方法等形式方面的特征。思维存在的形态是多样化的。通常我们把它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凭抽象的概念而是凭具体的表象来思维。在抽象思维活动过程中,人们需要将由感觉、知觉获得的直观映象抽象成概念,才能  相似文献   
82.
论鲁迅杂文中比喻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成功地创造了一系列的比喻形象,具有典型性、哲理性和意境美。比喻形象的成功塑造,使鲁迅杂文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83.
电影艺术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抒情的一门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电影区别于文学、造型艺术、音乐的主要审美特征;银幕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转换自由.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舞蹈的舞台局限.  相似文献   
84.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众多既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又富含哲学探究内容的优秀作品被简单化处理了。从幼儿文学作品中汲取哲学讨论素材,提供给幼童进行思维训练,尊重儿童好奇多问的天性,还给儿童思想的权利。  相似文献   
85.
语文课改已成为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为了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很多语文教师都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然而,在此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实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6.
87.
陈晨 《教育现代化》2006,(2):111-111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艺术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即使是看起来冷冰冰的艺术品,都贯注着艺术家的情感。审美情感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审美情感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的产物,积淀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容。情感体验的积淀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最初动力。  相似文献   
88.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我在教学实践里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9.
卡通读物是当今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图书,他们在思想、生活及行为方式上或多或少地受着卡通读物的影响。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卡通读物在审美情趣,、道德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方面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0.
笔者以为,文学作品教学与非文学作品教学有许多共通之处,当以“文本”为依托、“语言”为核心、“理解”为基础、“能力”为目标,换言之,要紧扣文本,揣摩语言,理解内容,发展能力。但“以艺术形象的方式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作审美反映”㈨是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主要区别,可见文学的特点在于形象和审美,故文学作品的教学又必须通过对形象的感悟(体验)、鉴赏(品味)和探究(发现)等方式,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