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3249篇
科学研究   73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94篇
综合类   233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12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61.
62.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惯性应用非常广泛,惯性现象随时随处可见。但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仍使不少同学感到力不从心。下面三招帮你搞定惯性问答题。  相似文献   
63.
现代社会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与私益性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影响高到等教育的发展:公共性的增强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挑战着大学的传统与精神;公益性的增强使得社会更为关注高等教育公平;而私益性的增强则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日趋复杂化。现代大学制度重构需要从高等教育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与消费去思考大学制度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64.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一,因其内核倾注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生动创造的人文情怀,而受到广泛关注,课堂生成性教学通过一个个细小的生成性教学行为片段而呈显,与生成性教学思想、策略密不可分,互为共生。本文从生成性教学行为的理论基础、属性、分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哲学、系统科学和教育学是其理论基础,具有双向生成联动...  相似文献   
65.
"江南"的文学故事难以计数,它们构成中国文学最有情致的,也最具感染力的部分。"江南"实际早已突破单向地理学意义的框制,它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一个意蕴丰厚的文化符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材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整合、应用、拓展江南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科学构建语文教学的文化平台,势必能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66.
正音乐类娱乐节目《我是歌手》第一季在电视直播总决赛的同时进行了院线直播,这一行为昭示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效应正在向电影及其语境扩展。笔者以尼尔·波兹曼的语境分析为基础,从电视和电影的语境差异入手,对影院的空间属性以及受众的观看行为进行分析,探讨院线直播成为电视扩展娱乐效应重要途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7.
陈金华 《广西教育》2014,(30):94-95
从知识、工具、艺术、道德四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应突出的属性。  相似文献   
68.
4件珍稀标本,14种互动体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就是上海科技馆特别推出的“骐骥盛壮——马年生肖特展”。从头到尾仔细体验,不知不觉中会对马产生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无论是其自然属性,还是文化属性,无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69.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突出表现在这一组织所兼具的学术属性和科层属性。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实践中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仍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如何处理好大学中这对深刻的矛盾,是当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重构高校内部管理架构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70.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4,(4):33-33
正变异教学理论适用于教学改革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颖惠在《教育学报》2013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科学的学习方式,这与瑞典著名教育家马飞龙教授提出的变异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相一致。变异教学理论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直接接触学习内容,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教师要求引导学生去辨识所学内容的关键属性,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