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化和高校扩招对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应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9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家庭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剖析了当前家庭教育的城乡差异以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3.
基于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本研究对杭州市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城乡差异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城乡小学生科学素养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城区小学生显著优于乡镇小学生.  相似文献   
94.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均衡,教育资源均衡的重点是师资的均衡,目前师资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巨大的差异上.在对师资均衡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城乡师资均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
谭玉兰  吴勇 《中学教育》2011,8(1):82-88
本文通过对湖南株洲地区部分初中的学校文化、教师素质、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外部支持等五个方面的调查,发现城市与乡镇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上述五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和群体差异等方面.2000-2008年相关数据资料显示,4个方面的差异情况总体上要么呈现出扩大趋势,要么稳定在高位水平,目前尚未得到显著缓解,而且校际差异远甚于其它方面.这种不均衡性的根源在于供给模式的不合理性,即在传统精英主义路线下,以政府单一供给为取向的重点导向型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97.
入学语言准备是预测后续学业成绩的有力指标之一,提高儿童的入学语言准备水平有助于缩小儿童发展的阶层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对浙江、江西和四川三省108所幼儿园中的1 359名学前一年幼儿进行了入学语言准备状况测查并比较了城乡差异发现,城乡学前一年幼儿语言发展普遍存在不同步、不均衡现象。无论是城市还是县城、乡镇、农村的幼儿,在听—动转换、细微差异识别、汉字结构意识、前阅读技能等维度上的发展水平都优于其他维度,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水平最差;城乡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且差异体现在入学语言准备的各个维度上。城市和县城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显著高于乡镇和农村幼儿。应尽快普及学前一年教育,优先在乡镇和农村地区有质量地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相似文献   
98.
9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义务教育法》修订案的重要目的之一。本研究利用1993-2003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异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我国新《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市2008年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显示,城乡学生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课题组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语文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对八年级部分实验学校和对比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实验学校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业水平构成影响的主要教学因素包括:各学段的教学任务不够明确;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准确,不关注教材内文本间的内在联系;能力训练缺乏梯度,对学生的指导也缺乏方向性和层次性;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课题组建议实验学校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整体把握教材特点,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要以教材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教材整体框架的研究;提升教学理答能力,确保课堂讨论的高质与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