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对原子物理教学中洪特定则的适应范围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并对过去某些献中未能澄清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22.
通过H2O2在强碱性溶液中产生红光的实验,计算得到了由激发态O2到基态O2所产生光子的波长,并从理论上对实验现象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23.
用精确对角化的方法研究了处于外磁场中两层单电子垂直耦合量子点系统.发现在强耦合情况下,随着外磁场的增加,系统基态的角动量会发生跃迁;而在弱耦合的情况下,基态角动量L和自旋都不会随着外磁场的变化而改变,L=O的自旋单态始终为基态.  相似文献   
24.
在气体样品池条件下,用调频半导体激光器激发Rb原子至Rb(sPj)态,通过测量样品池前后光强比,得到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吸收系数。对于Rb(5S1/2→5Pj)的跃迁,可获得g2/g1值和5Pj的寿命值(我们取j=1/2,即用D1线794nm计算),从而得出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基态原子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基态原子的密度N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在低温下的数据比较准确,可见利用光学吸收方法测量低激发态原子密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5.
26.
给出了两个支壳层未被占满电子原子基态光谱的一种简易求法公式,并对公式加以理论证明,利用此公式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原子的基态.  相似文献   
27.
1 问题的提出 使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向外跃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光照二是通过具有一定动能的实物粒子的碰撞.用光子作用到氢原子上入射光的频率要满足选择性原则(光子能量超过电离能时除外)而实物粒子使原子发生能级的实质是通过碰撞来实现的但很多的教学参考书都普遍认为只要人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氢原子两能级的能量差值其动能的全部或部分为氢原子吸收就可使原子跃迁,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下面提出笔者的看法,不正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28.
考虑电子有效质量及禁带宽度随流体静压力的变化,讨论有限深量子阱中电子的基态能.对GaAs/ALxGa1-xAs量子阱系统中电子的基态能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基态能随铝组份,阱宽和压力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基态能随阱宽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铝组份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9.
本文用FLZ方法研究了Helmann势,在强耦合作用下计算了Helmann势基态能量解,并把得到的结果与用数值法求解Schrǒdinger方程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也解决了当A→B时基态能量高阶项中出现的发散难题.  相似文献   
30.
从Schroedinger方程出发,导出H2O^2(x-16,17,18)分子在弯曲振动态(ov2o)下转动能级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其基态(000)和激发态(ov20)转动能级的同位素位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