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8907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1051篇
  2010年   944篇
  2009年   890篇
  2008年   1008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数学也不断发展和不断出现新的领域 .数学的发展必然会以适当的形式和应有的水平反映到数学课程当中去 ,数学课程的内容及目标也应及时地反映这些变化 ,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即所谓“双基”)也要与时俱进 ,而不能固步自封 .如果把旧基础静止化 ,则不利于新基础的诞生 .正确的、必要的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固然相对稳定 ,但从认识提高的历史成长过程来看 ,它必然随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人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更新 .笔者将就“双基” ,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作一些探讨 .1 新的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就基础教育中加强“双基”教学这一做法的理论基础进行心理学角度的剖折,认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贾德的概括化迁移理论、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和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等是这一做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由“实践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就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教师学习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自学——这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一般说来,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4.
《文科爱好者》2004,(8):64-67,79
本单元的话题是“打电话”、“邀请和应答”及请求许可等表达方式。你将学会如何用英语打电话,邀请他人或应答他人的邀请。本单元中还有不少具有典型功能的句式,习惯表达法及短语,你能总结一下吗?  相似文献   
125.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智力,使人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数学具体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增强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6.
与过去的中学语教学相比较,当前的中学语教学存在“淡化汉译基础知识教学”的倾向,过分重视“人教化”作用,这似乎是“极右”和“极左”的两种表现形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避免那种机械、呆板、孤立的“右倾主义”;又不会走向空洞、片面的“左倾路线”,使中学语真正变成一门工具性和人性相结合的学科呢?我们认为要以句群作为中学语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内勾外联”,实现各种知识、能力的有机整合、统一。  相似文献   
127.
纠错类试题既能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8.
本文针对职高电工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从八个方面列举,就如何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挖掘,归纳出便于掌握知识的思路、方法、规律、技巧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9.
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新生,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在坚持对基础知识全面考查的同时,特别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为此,作为考查考生能力载体的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能力型试题。  相似文献   
130.
笔者参加了重庆市 2 0 0 3年高考文科综合题的阅卷工作 ,评阅的是第 3 7题材料分析 ,感触很深。这道题难度适当 ,综合性强 ,灵活多变 ,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体现了情境的综合性、新颖性。使考生基本都有话可说 ,因而这道题目答白卷的情况极少。 3 7题是一道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放性试题 ,赢得了在场阅卷老师的高度评价。而从考生的答卷看 ,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拉开了得分距离。虽然得满分的不乏其人 ,总体上考生得分不是很理想 ,并且闹出了不少笑话 ,反映了中学生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也应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的高度重视。从总体上看 ,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