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8篇
  免费   3篇
教育   4851篇
科学研究   26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88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杨辉 《文教资料》2011,(23):119-120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声乐教育日益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声乐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2.
谈视唱练耳与其它学科的合并交叉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唱练耳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它音乐专业课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要与其它学科合并交叉教学,进一步丰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将所学技巧运用到视唱练耳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有关学科中去,用所学内容来指导技术性的音乐实践,用多学科合并、交叉教学的授课方式来提升课程的内容与层次,这也是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3.
歌唱自诞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想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喜欢歌唱的原因也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它传递着人们内心的感受并用它特有的方式描述着美。那么作为声乐表演者来说,在一个完整的声乐表演活动中.要做许多专业性的工作,大致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表演前的准备工作,登台瞬间,以及表演之后的改进与完善。这里每一个阶段,都有许多工作要做.也必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歌唱是语言的升华,语言也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旋律走向、节奏的韵律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着深刻的联系,朗诵同样是以丰富的技巧来表达语言的艺术形式,通过朗诵这一形式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强弱节奏的把握,让声乐演唱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5.
高校扩招后,高师声乐课的教学由原来的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一对多的小组授课方式,在教学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声乐小组课特点的分析,从实践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效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每种声音都有其特色,并且需要严格的陶冶和训练。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女中音声腔特色及训练占有重要地位。什么是正确的歌唱方法,如何才能发展女中音自己独特的美妙声音“色彩”并保持声音的珠圆玉润,须从呼吸、发声、共鸣、歌唱等基础训练几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师专声乐教学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各类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师专教学体系的展开也变得更加灵活,能够直接改变传统教学的整体格局,最终也就能够显著提高声乐教学的最终成效。本文则先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师专声乐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应用意义,接着从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学习、在课堂中灵活使用各类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在课后阶段中的知识巩固三个方面,深入全面的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师专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歌唱艺术,作为当前社会较为流行的艺术形式,能够在精神上为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在歌唱表演艺术中,演唱者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合理的声乐技巧,才能更好的向听众表达歌曲的精神内涵以及主旨思想,进而打动观众,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基于此,研究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中的价值和作用就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本文旨在研究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唱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对歌唱艺术进行探索的专业著作。虽然它研究的是中国古代的戏曲演唱现象,且文字简扼,语言难懂(为宋元语言),令今人读来颇为费解。但经过后人对其精辟言辞的不断研究,《唱论》中对歌唱理念的高度提炼,使历代歌者从中得益匪浅。相比现在大量的国内外声乐文论,《唱论》中许多声乐理念的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它对我们当今的声乐教学仍有着实际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三种角度再次审视《唱论》,意图找出和再次认识《唱论》中的歌唱理念对当今声乐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启示。以期更好地体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10.
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目前众多有关声乐教学的书籍中,提到大多的是教师如何去教授学生,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阐述如何进行声乐教学。笔者通过对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对声乐教学见解的理解,以及本人多年声乐学习的感受和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