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6篇
  免费   3篇
教育   4858篇
科学研究   26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89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等职业学校成为培养音乐教师、音乐人才人的重要途径。对中职声乐课进行改革,探究声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采取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我们培养合格中职音乐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2.
陈春旺 《成才之路》2011,(22):17-17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情感,利用声学上的种种技能、技巧而获得的。一首歌曲的好坏,除了技术和先天条件的好坏外,主要是心理素质问题。众所周知,声乐中的乐器是长在人身体内的,它发出音质的好坏是和人的气质、个性以及文化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3.
“声情并茂,以声带情”是歌唱中情感处理的最佳方式。在歌唱中,演唱者不能只在乎技巧的发挥,这些都是声音的外在内容,而应该意识到声音的表达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而引发出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这样就能够提高演唱者的整体歌唱水平。思想情感是声乐歌唱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主要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4.
高喉问题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形成高喉的原因包括语言习惯、声音审美和演唱技术等。在声乐的教学中,应从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改变声音观念等六个方面入手,解决高喉问题。  相似文献   
175.
闫晋玲 《成才之路》2022,(7):108-110
高职高专声乐专业致力于培养以音乐为主要职业方向的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强调学生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特征,这与因材施教理念十分契合.在进行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与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合,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音域特征和个性差异,按照因材施教理念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个...  相似文献   
176.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古诗词融入歌曲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其艺术情感的表达隐藏在诗句中,而诗句意味深远、婉转内敛,要求演唱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还需要对古典艺术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基于此,探究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和艺术审美价值,分析了当前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不足,根据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完成声乐表达。  相似文献   
177.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较比于其他声乐艺术而言多了一层哲学思想韵味,因为其不仅牢牢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内,更饱受老子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这其中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影响最深的当属“有无”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哲学思想奠定了我国艺术审美思想的根基,如绘画艺术的“天人合一”,书法艺术的“道法自然”等等,民族声乐艺术对于老子哲学思想的吸收更多体现在“有为”与“无为”,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吸收与体现才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8.
美声唱法是一种具有传统性的歌唱方法,具有可信赖的科学性。本文从气息的控制、声区的统一、正确的读音、整体性技术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美声唱法声乐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9.
180.
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几个普遍问题,第一,过于重视技术性;第二,教学目标缺乏系统性;第三,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定位偏差。其后果是声乐教学的学科特性越来越倾向术科性,理论研究水平与表演水平不相匹配。实际上,作为音乐学的二级子学科,教师有义务建立学科的学术思维、理论构建、教学使命感。本文试图对五四史观影响下的当代高校声乐教育现状进行反思,从美学、教育学、历史学视角考察声乐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强调高校声乐教学综合性发展,恳请声乐教师逐步建立几个重要思维意识。这对当下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