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6327篇
科学研究   459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91篇
综合类   351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06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期以来存在三种课程伦理取向 :相对主义的课程伦理倾向 ,从表面上看肯定了每一种伦理规范的合理性 ,而实质上是放弃严肃的伦理思考和导向 ,是对严肃的学校生活的放弃 ;绝对主义简单地肯定一种伦理倾向 ,把某种伦理价值绝对化 ,它容易导致伦理价值标准的僵化和武断 ;权威主义是指由某种外在权威力量来确定伦理规范的现象和倾向 ,其实质是以非伦理的力量为导向 ,取消课程伦理思考的独立性和大众性 ,使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育人的功能 ,变成了权力的工具。上述三种倾向 ,都不能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正确的伦理基础 ,应予以摒弃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需要确立一种新的课程伦理 ,即以科学和民主为基本精神 ,以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有机统一为基本价值追求 ,以坚持文化进步标准和倡导思想开放原则为重要规范的新型课程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2.
非理性主义思潮孕育了西方现代派文学。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建构的根据,非理性主义的直觉感悟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最基本的认识方法,非理性主义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价值取向成了现代主义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探索世界超验本体的真,揭示生命个体心灵奥秘,展现世界普遍永恒的意义成为西方现代主义论在理论上的逻辑起点,由此确定了西方现代主义各流派的审美价值取向。西方现代主义提出文学是对世界的再创造而不是对现实的模拟和再现。  相似文献   
993.
曾绛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20-122
通过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弗兰克·诺里斯代表作———《章鱼》的分析,解说该作品中关于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以及其中社会改革的描写,揭示这部作品对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意义以及作者和作品对同代、后辈作家的创作影响,以此肯定《章鱼》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出发,认为避税与逃税有本质的区别,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上漏洞,通过合法的方式来减轻或消除自己的税收负担,避税行为本身没有触犯法律。从短期效应来看,避税确实使国家财政税收收入减少了,有社会危害性;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避税可以促进国家现行税法的完善,有利于社会进步,法治昌明。  相似文献   
995.
数学三个世界理论涉及概念—具体化、过程—符号化、公理——形式化,以此理论为依据可以分析数学概念的认知层次.《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以此为课例,采用联结主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分析并与传统的讲授法、发现法教学进行比较,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996.
纳撒尼尔·霍桑受清教主义影响颇深,而《红字》正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该作品中体现了霍桑复杂的清教主义思想。本论文试图通过对白兰与珍珠的分析,揭示隐藏在行文之间的霍桑对清教主义未来的期望。  相似文献   
997.
刘红梅 《天中学刊》2003,18(6):63-65
剧作《大宅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儒家伦理理性。探讨其中的家族本位和男权主义以及其所以产生的农业文明、宗法制度和祖先崇拜等社会根源,有助于我们对它应采取的扬弃态度。  相似文献   
998.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了诸多风云人物,赵世炎无疑就是佼佼者之一。他作为一个进步的爱国青年,矢志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事业,面对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继承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在其师友的引导、帮助下,积极进行思想改造,心路屡变,思想飞跃。在走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工读主义之后,最终牢固确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积极投身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最后“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似文献   
999.
林语堂以亨乐为人生的目的,同时认为地球是美丽的,人生就是天堂,足够人们享受和快乐地活着。林语堂要的是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统一,是内在的持久平衡和具体的随时满足的统一,是简朴、闲适、和谐、艺术化、美而人性精神饱满的平常人的快乐和幸福。他强调个体人格完善对真正的享受和幸福的决定意义,这观点特别深刻。  相似文献   
1000.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是多元文化思想冲击下的产物。他的意象主义理论强调语言的简洁,表现的客观,形容词的少用或者不用。在庞德看来,意象诗决不是任何一种自由的、不规则的诗,它是新的韵律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