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9篇
教育   11938篇
科学研究   782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483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85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1171篇
  2013年   878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1137篇
  2010年   1022篇
  2009年   998篇
  2008年   1138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钟思琪 《广西教育》2014,(29):54-5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分别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比较吃力。在练习和测试中,笔者提出"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不是表述不清,就是不能切合语境中的意义,词语教学效率不高。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分解——组合"的字理析词方法,引导、启发  相似文献   
82.
正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社会里,随着社会事件的出现与传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网络新词新语。从网络发展初期的数字化符号"886"(拜拜了)、"3Q"(Thank you)等,到后来的"囧"、"给力"等,再到最近流行的"人艰不拆"、"高端大气上档次"等用语,网络新词新语一直都在高调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2013年流行新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本文拟就"土豪"一词进  相似文献   
83.
童年资讯     
《小学生》2015,(1):42-43
说一说"萌萌哒"现在,"萌萌哒"越来越多地在我们对话中用到。比如:"小丽你真是萌萌哒!""那个小孩子真是萌萌哒!"那么,"萌萌哒"这个流行词的来源和用法你想了解吗?萌萌哒由网络热词"么么哒"演变而来,多用来诙谐形容自己的萌化形象,现多用于百度贴吧、Q Q、Q Q空间、微博、微信等平台。  相似文献   
84.
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疑问词是疑问句的语义重心,因而疑问句的焦点就是疑问词。本文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依据,考察了英汉多个疑问词在特指问句中的句法位置,揭示出在特指问句中英语多个wh-词移位和汉语多个疑问词原位的原因。英语特指问句中多个wh-词必须有一个移至句首,这是其自身显性的焦点性和突显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绝大部分的英语单词都符合一定的发音规则,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忽视发音规则的教授,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单词且效率低下。在字母教学和单词教学中运用"自然拼读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准语音,还可以让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相似文献   
86.
民国时期,女性作家作品辈出,南社成员陈家庆为其中的佼佼者。她师从曲词大师,接受正规大学教育,先后加入同盟会、南社,具有革命意识,其诗词创作成绩斐然。与词人生活经历相关,其词作或直陈时事,慷慨激昂;或登览怀古,抒故国之思,苍凉悲壮;或题图赠友,细腻温婉,抒高洁品格。可贵的是,碧湘词均为词人三十岁前所作,词境之壮阔,词意之深远,"胸次不凡"~([1]),"不做旖旎儿女语"~([2]),直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相似文献   
87.
88.
《考试周刊》2016,(64):75-76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指一个语词有多种不同却具有相互联系的意义。从认知机制出发可以对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阐释,从而深化对这种语言现象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9.
一词多义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英语中除了术语以外,单义词是很少的,多数的词都是多义词。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基于理论的多义词分析法"对动词make进行认知研究,探索构建make一词多义的意义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0.
在清末民初的诗坛和词坛上,只要提到湖北的樊增祥,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樊增祥(1846—1931年),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又号天琴,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出身武官之家。幼聪慧颖悟,勤奋好学。少时即有文名。后游京师,出张之洞、李慈铭门下,得恩师指点门径,文名更盛。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累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