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927年至1929年,蔡元培等人在中国倡导推行大学区制,但最后无果而终。单纯从“不合国情”等方面讨论大学区制在中国试行失败的原因是不充分的,蔡元培在其中的策略性失误也是重要原因,即过于偏重高等教育的发展、偏重教育独立的实现、偏重制度层面的变革以及偏重留学欧美人士的任用等。  相似文献   
32.
学区制是基于我国当前自上而下、等级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而提出的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是一项系统改革工程。学区制的实施推行基于以下几点:首先,学区制具有深厚的历史演进积淀,能够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其次,学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学区制是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背景下教育治理体系转变的必然产物。同样,实行学区制也面临着不同类型学校的同质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化、薄弱学校文化的被侵蚀化、学区制推行过程的形式化、学区房抢购的白热化等异常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学区制在此种困境中必须寻求自身发展的出口以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突围对策主要包括:构建统整协调的学区实践模式;深度挖掘学区内的潜在资源;客观公正、动态发展地评估学区制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3.
《陕西教育》2014,(3):11-13
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韩宝生认为,大学区制改革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环节,要充分考虑人性化。比如让西安城区的教师交流到蓝田.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4.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地方政策调整的影响。四川省为推进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于2019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取得丰硕改革成果的同时对乡村义务教育布局规划和资源配置格局也产生了影响。乡村地区义务教育应正视行政区划调整后,部分区域学校撤并导致辍学率提高、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从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教育资源的扩充和共享、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三方面推动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5.
义务教育阶段试行学区制改革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学研究工作高效良性发展,促进教育体系的内部联系和层次优化。但学区制改革试行中存在城乡学区划分使教学差距拉大、农民工子女人户分离、入学难度加大、学区建设资金规划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可提倡通过学区间竞争互助并存、均衡配置学区内义务教育资源、激活教育资源存量、以监护人工作地及居住地为参考划分学区等措施来推动学区制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36.
“我们这里外出务工、开饭店的人比较多,把孩子留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看。大部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识字,又不懂教育,造成了一些孩子学习跟不上,心理比较脆弱,生活习惯不好,自理能力也比较差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养成教育,增进家校联系,改善交流方式……”这是2011年永济市全面实行学区制工作后,一位家长代表在学区共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1.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 联邦或州法律要求学区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联邦学校和社区禁药和安全法案要求学区在这个法案下接受资金,并向州政府保证其采用危机管理计划。学校其他的安全权利最近正在被加入修订的2001年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学生一直在一所危险的学校,或者在学校里是暴力犯罪的对象时,有权要求转到一所安全的学校。  相似文献   
38.
陈婧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0):50-56
学区是学校、政府、社会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而结成的跨组织治理单位.本研究参照制度分析框架,构建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分析框架,以S市为例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创新举措:一是供给与办学分化,展现治理结构的多元性;二是增加供给主体,提升了治理结构的开放性;三是治理角色具有可变性,增强了治理结构的灵活性.然而,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整体活力受到高层次治理活动的抑制,主体权力边界不清的问题造成了治理结构的惰性,配套制度不到位的问题滋生了治理结构的漏洞.研究最后针对学区外部治理结构的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9.
适应学分制,不断探索新的学生教育和管理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辽宁工学院在实行了6年的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推行了新的学分制,几年的实践证明,学分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学分制的实施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第一,班集体作用弱化。由于学生自由...  相似文献   
40.
刘纪春 《教育文汇》2023,(11):30-33
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需要创新模式。本文分析了中小学“大编制管理”实行的背景,界定了中小学“大编制管理”的概念内涵,阐释了中小学“大编制管理”的实践与成效,认为中小学“大编制管理”是实现县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